只是就算這樣,光兩個西線和北線戰場,周國每年陣亡傷殘計程車卒,數量便有二十餘萬人,並且規模還在漸漸擴大著。
照這趨勢,兩線戰場維持個十年,周國光是在戰場上的死傷人數,便要破二三百萬之多。
如此數目,基本也相當於周國所有男人,都在戰場上死上一遍了。
由此可見,同時面臨北方和西邊兩撥遷徙潮的周國,所面對的處境究竟有多麼惡劣。
這樣也難怪玉蟾道明明身處周國境內,卻半點也不看好對方,不肯下重注投資了。
只因周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實乃天下第一惡劣。
北有魏國和草原牧民,西有西涼和雪原蕃人,東有青州霸主樑國,南有新晉崛起的楚國。
以上四方敵人,都有能力出動百萬大軍,任何一個比起周國來說,都是毫不落於下風的。
此時周國以一敵四,以一國之力面對四個同級別的對手,無論怎麼看,都是前途暗澹,未來堪憂。
玉蟾道但凡有半點理智,對於未來但凡有半點期望,都不可能把自身道統之興亡,寄託到周國身上。
如今能支援周國一位護法神將,已經是看在同鄉之誼,仁至義盡了。
天下有識之士的眼中,未來的中州爭霸,周國已然提前出局。
甚至這個霸國的敗亡時間,可能也就在這一二十年內了。
此時看似武功煊赫,但一切不過迴光返照,等最後一絲元氣耗盡,便是這位雍州霸主隕落之時。
此為天命,非人力所能逆也。
陸淵便是看破了這絲天命,所以等戳破了周國虛實之後,便傳訊給黃玄,讓對方在隴西之地不要太過深入,稍稍擄掠一番人口之後,便可撤回漢中。
周國已經註定要敗亡了。
面對四方圍攻的局面,對方就算再是不甘,也難挽頹勢。
可對楚國來說,周國太早敗亡,並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周國若是滅亡了,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國六分。
即蕃人、西涼國奪取河隴二郡,衛國奪取周國的朔方、關內二郡,趙國奪取河南郡一部,梁國奪取河南郡一部,南陽一郡,楚國則奪取周國控制的襄陽郡三府。
以上這些地盤劃分,都是按照周國與各國之間,山川相連,距離長短的推測。
從這推測上便能看出,周國滅亡了,六家勢力之中,楚國能撈到的好處是最少的。
區區三府之地,對於現在的楚國來說,也就聊勝於無,沒多大意義。
反倒是另外幾家,奪取了周國的領地之後,實力得到擴張的他們,對於楚國的威脅,可就遠比一個周國要大了。
梁國奪取了周國佔據的中州二郡,將進一步完善中州地盤的拼圖,實力得到壯大,將來楚國想要北伐爭奪中州,難度將會更大。
魏國奪取了周國的核心之地,將直接威壓楚國的漢中、襄陽二郡,對楚國北疆的防務壓力,直接帶來巨大威脅。
可能以後整個北境,都無安寧之日。
蕃人奪取了河隴二郡,暫時有了棲息之土的他們,此後對於楚國的需求依賴,將大為緩解。
今後楚國在想拿捏對方,可就沒現在這麼容易了。
甚至這些蕃人在河隴之地佔穩腳跟之後,還可能得隴望蜀,想著打進漢中郡和西川郡,拿下這些地盤,用於擴張自身的生存空間。
唯一一個對楚國沒威脅的,也就是遠在冀州的趙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