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的氛圍,除了繼續籠罩著整個揚州外,依舊還在醞釀著。
雖然外界紛紛猜測,甚至已經下了判斷,楚國將要南征。
可事實上,陸淵對於這場大戰,倒是並不怎麼著急。
原因也很簡單。
此時時機尚不成熟,或者說,他還沒有完全的把握。
所謂沒有把握,並不是指他沒信心,能在出兵南征之餘,應付寧國的壓力。
如今寧國雖然強大,有著十四位先天,以及擴增到八十萬的兵馬。
可以上這些,並不足以讓陸淵畏懼。
如今楚國也有十位先天,常備兵馬也已經擴增到了六十七萬之多,另外還有李雄以及他統帥的十萬附庸國兵馬。
此等實力,比起寧國也相差無幾。
真打起來,憑藉陸淵和兩個分身的實力,楚國比起寧國來說,於高階戰力上,反倒還更有優勢些。
再輔以規模相等的常備兵馬,陸淵完全有著這個自信,能在南征的同時,擋住寧國有可能的進攻。
所以寧國不足為慮。
真正讓他感到忌憚的,還是以紫雲道為首的九州仙門。
當今之世,陸淵已是站在最頂端的那一小批人,放在外人的說法,那就是道主級的人物。
可道主級人物,卻也不代表著,完全高枕無憂了。
在寧國那邊,同一級別的人物,便有紫雲道主。
同時紫雲道內,修有法力的修士,數量亦是不少。
以上這些人,都是有著足夠實力,能威脅到陸淵安全的強敵。
現在紫雲道明顯站在了寧國的陣營中,陸淵要是對寧國動手,或者說與寧國交戰,很難說這些修士會不會直接插手其間,幫著一起對付他。
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一想到自己可能要對付一個仙門的所有修士,陸淵哪怕再是自信,也難免感到棘手忌憚。
正是由於此點,哪怕如今楚國各部兵馬已經就緒,調撥的糧草也已經到位,隨時都能發動一場南征。
可如此萬事就緒的情況下,他還是沒有下令進攻。
任由外界紛紛擾擾,各種訊息傳得滿天飛。
楚國依舊不動如山,只是繼續聚積兵馬糧草,做好了一副隨時出擊的模樣。
不得不說,這副姿態,反倒又讓外人有些琢磨不透了。
這想打又不想打的模樣,令無數人橫生猜疑,搞不明白楚國到底想做什麼?
而楚國數十萬大軍引而不發的狀態,也令周邊各國深感忌憚,生怕楚國又在弄什麼陰謀,又為了自保,不得不跟著聚集大軍。
宋、蘇、南海、寧、梁、周、大理、南詔……
這些與楚國接壤,同時也與楚國有著矛盾或仇恨的國家,因為楚國聚集重兵的舉動,也不由紛紛跟著一起,或多或少的也開始聚集兵力。
長江南北之地,變相的陷入了一種詭異的軍備競賽當中。
而這種競賽一開始,立時讓許多人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