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西涼民風悍勇,比之周人、蕃人更甚。
他們不來搶周國和雪原,兩邊就該燒高香了。
蕃人腦子該有多蠢,才會去搶這些又窮又硬的傢伙。
所以西涼國的路子,也斷了。
楚國、西涼都不行,蕃人剩下的出路,也就只有周國了。
可也和楚國同樣的道理,周國人口兩千萬左右,每年能夠結餘出來的糧食,最多供應三百萬人的口糧。
這多出了三百萬人口糧中,周國自己還要養一百萬的軍隊,最終能夠省下來的,就只有不到兩百萬人的口糧罷了。
可這些省下來的口糧,先不說周國願不願意送給蕃人,資助自己西南邊的一個強敵。
就說周國願意,兩百萬人的口糧,也遠遠不夠蕃人六百萬人的缺口。
到最後還是有四百萬人,接近雪原部落總人口三分之一的蕃人,逃不了被餓死的境地。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蕃人的錢,不夠他們長久的購買糧食。
周國多餘的糧食,也遠遠滿足不了蕃人的需求。
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之局。
而兩邊都想活下去,那麼最終的結果就只有一個了。
戰爭。
趁著現在還有點家底,蕃人傾巢而出,透過戰爭來掠奪原本屬於周人的口糧。
同時透過戰爭消耗多餘的人口,以節省出口糧給剩下的人。
四年時間下來,蕃人部落原本多出的六百萬飢餓人口,已經被消耗了三百五十萬人。
只是因為寒冷的繼續,還有戰爭的影響,本該剩下的二百五十萬飢餓人口,不僅沒繼續減少,如今反而還增加了一些。
如今蕃人部落中,飢餓人口依舊有著三百萬左右,遠遠看不到解決的那天。
而周國那邊。
也因為這幾年的戰爭,死了無數人,河西、隴西二郡,家家披麻,戶戶戴孝。
活下來的人,每一個都與蕃人有著血海深仇。
從全國各地聚集來的軍隊,也有大量袍澤,死在了和蕃人戰爭之中。
可以說,周國舉國上下,都已經和雪原蕃人結下了血仇,可謂不死不休。
也正是這股仇恨影響,此時哪怕蕃人想要停戰議和,周國上下也不可能同意了。
死的人太多了,付出的也太多了。
如果不能覆滅蕃人,用這些雪原人的鮮血洗刷,還有戰爭勝利後掠奪來的利益彌補,根本無法撫慰周國人心。
蕃人與周國,註定要有一邊倒下,然後用自己的屍體化為養分,讓勝利者恢復傷口,並且進一步強壯。
誰也不想自己成為倒下的那一個人。
而此時楚國,這成了影響這場戰局的局外人。
楚國幫周國,有了楚國的糧食援助,沒有後繼之力的蕃人必死無疑。
楚國幫蕃人,已經竭盡全力的周國,面對南邊刺向自己胸口的一刀,也根本無法阻擋,難逃戰爭失敗的命運。
正是清楚這一點,正是明白楚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