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為了促成同盟。
各個部落一起出錢出力,湊出了一億兩銀子和五百枚神丹。
甚至為了保證聯盟的穩固,同時也是拉近與楚王的關係,還說服了大摩教的靈女,令這位神女為了雪原蕃人的未來,答應出嫁給楚王為妃。
為了拉攏楚國,這些蕃人可謂是掏了近半家底了。
當然,或許有人疑惑,為什麼蕃人都有這麼多錢了,不去找人購買糧食,用買來的糧食度過這場雪災?
反而冒著這麼大的損失,連續四年,硬著頭皮也要死磕周國的河西、隴西二郡,一副不打下這裡,就誓不罷休的架勢。
這就要從實際來出發了。
提問,開戰前,原先的蕃人人口有多少?
答,整個雪原加起來,蕃人大約一千五百萬左右。
提問,因為雪災,所有蕃人中,大約有四成人缺糧,一千五百萬蕃人的四成人口有多少人?
答,有六百萬人左右。
提問,養活著六百萬人,一年需要多少糧食?
答,哪怕最基本的餓不死狀態,一年最少也要五千萬到六千萬石糧食。
那麼問題就來了。
哪怕以楚國如今和周國的糧食貿易,一斤糧食六文錢,這種相對饑荒時,中等左右的糧價來算。
一千萬石糧食,大概就要六百六十萬兩銀子。
買五千萬石糧食,則是三千三百萬兩銀子。
也就是說,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雪原上的周人部落,每年就要花三千三百萬兩銀子,向外界購買糧食。
並且按照雪原蕃人,每年飢餓人口不斷增長的趨勢來看,每年花在購買糧食上的銀子,還將不斷增長。
一億兩銀子,最多也就撐個三年而已。
雪原蕃人能有多少錢?
以他們的窮樣,哪怕掏空家底,最多也就買個六七年糧食,然後就徹底沒錢了。
沒錢之後,那可不就得餓死了嗎?
更何況。
足足六百萬人的糧食,並且這個人數在迅速增長著,周圍哪個勢力能夠提供?
陸淵的楚國也才八百萬人,每年出產的糧食除了供國民消耗外,頂多也就結餘出一百多萬人的口糧。
這些糧食除了賣給蘇國的一部分外,已經全部存入糧庫,加起來也不過四千萬石存糧。
這點積儲,還不夠雪原上蕃人那些饑民一年所需。
並且楚國雖然與雪原接壤,但彼此間並沒有大道聯通,也就有一些蜿蜒崎區,甚至常人難走的小道可以通行而已。
楚國就算有糧,也運不到雪原上去。
所以楚國這條路子,算是斷絕了。
那麼楚國不行,雪原之外,能夠給他們提供提供糧食的,也就只有西涼國和周國了。
西涼國位於雍州西境,土地多草原和風沙,比起雪原也沒富上多少,舉國加起來也不過三百餘萬人,是實打實的貧瘠之地。
並且和雪原蕃人一樣,西涼國也因為雪災,陷入了缺糧的窘境。
雖然比雪原蕃人好一點,不至於被逼到餓死的境地,但也距離這一步,差不多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