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夜色趕回了青雲觀,齊雲看到自家弟子歸來,自然是欣喜不已。
師徒二人敘話良久,直至深夜,這才各歸房間。
到了第二天明,領著徒弟做完早課之後,孔卓給自家師父說了近年經歷,又提起了這幾月來楚國各地的動盪,其齊雲不由感慨。
“昔年見陸道友時,才初見面,我與你父便大為驚異,直認為其是仙家根骨,神仙種子。
事實也確實如此。
路道有參悟各家道經,皆進境迅速,不過幾年之間,便追上了我與孔道友的境界。
那時我還以為我道門之中,將再多一位真仙人,多一支道脈傳承。
可惜之後陸道友為扶好友上任,不得不放棄閒雲野居的日子,轉而參身軍伍,入那兵戈沙場。
即至之後,其討滅七星賊亂時,再回青雲觀,與我相會。那時方知,其已成洞庭一柱也。
到了後面,陸道友步步高昇,一步步進爵長沙王,再到如今的楚王,已成三郡一國之主。
這洞庭境內的戰亂,也由其一步步平定。
這幾年來,隨著陸道友治理,楚國百業繁盛,地方戶口漸豐,我原本還以為要迎來太平盛世,讓士民安樂。
這樣我道門雖失一仙才,可天下卻多一賢君,也是功德無量了。
不想如今兵戈又起,地方再亂,這紛亂世道,不知要何時才能止歇。”
齊雲感慨一番之後,不由嘆息道:“雖然知曉這大爭之世,各國無一不在變法圖強,對外征戰以實國力。楚國如此做,也是常理,乃求存也。
可看著洞庭郡內再生變亂,貧道雖是方外之人,卻依舊難免憂慮。
要是叫人真的攪亂了地方,那可就是萬千條性命,要魂歸黃泉了啊。”
雖然作為道士,同樣也是性子使然,齊雲對於山下之事,並不怎麼關注。
乃至於這幾個月內,都不知道山下又生了紛亂。
可再是隱士,偶爾也是需要下山,採買日常用度的。
因此對於這幾年來,洞庭郡在一點一點的變好,齊雲是看得見的。
他親眼見著山下村鎮,從原本的戰亂之後戶口凋敝,百姓困苦,變為了如今戶口繁盛,民生安樂,人煙繁茂的繁華景象。
正是見到了這些變化,感受到了這些和平。所以他才不想如今這一切,再回到十年前那種模樣。
天下征戰,生民何辜?
奈何心中縱然有著善心不忍,但齊雲終究只是一方外之士,有再多想法也改變不了什麼,最終也只能在這裡嘆息兩聲了。
倒是見自家師尊如此慨嘆,旁邊孔卓確實勸慰道:“師父也無需憂慮。弟子回來時,便聽到訊息,楚國大將軍周青,如今已突破先天,成了一代宗師。
楚國多了這麼位宗師,足可鞏固國內,保的地方安穩了。
那些意圖謀亂的宵小,翻不起什麼風浪的。”
“小青嗎?”
齊雲聽到這話,微微一怔,腦海中卻是想起了十幾年前,經常隨著陸道友來道觀學經的那個少年,不由又生感慨:“當初跟在陸道友身邊的那少年,如今也已經成了宗師人物了。”
這般說著,他卻是越發感到,自己已經老了。
隨著年歲一步步增大,如今齊雲已步入暮年,過了六十歲了。
頭上華髮已生,身子骨雖然有內力蘊養,但時常也會感到疲憊。就連記憶,也出現了衰退。
面對這天命,面對這生命枯朽的現狀,原先立志求長生的他,已越發心力不及。
所以這幾年主要精力,也從修仙尋道,轉為了傳承道統,培養自己這位弟子上面。
眼下卻沒成想,自己求了一輩子仙,尋了一輩子長生,一點收穫都沒落到。但自己昔日那位道友和道友的徒弟,如今卻都得了長生。
先天壽一百五十載,雖然依舊算不得長久,卻也遠勝過凡人了。
齊雲心中這般想著,微微有些落寞,更覺苦澀。
孔卓察覺到自己師尊情緒變化,陪了師父十幾年的他,頓時也意識到了是怎麼回事,心中心酸同時,忙轉移話題道:“對了,師父。這是弟子趕回來,準備參加明年的天羅法會。
弟子可是第一次參加這等道門盛事呢,不知這法會要準備些什麼,師父可得好好教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