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前來請求大王收留,是有其它原因。”
揚州是很大的,舉州加起來,大概有十六七郡之地。
而在很久以前,揚州內部生活了很多部族,西南有夷、西方有羌、蠻,南方有越、苗,東方也有蠻、越。
整個揚州境內,主流族脈有數種,其它分下去的大小部族,更是不知凡幾。
和這些不同族脈、大小部族之間,各自的習性文化都不同,生活差異更是堪稱兩種世界。
這種情況下,各個族脈之間,自然尿不到一塊去。
如今的揚州之所以有現在的境況,其實還是靠了歷代先民,也就是以臨海世家為首的、一批最先和上古三帝主流文化接觸的東揚人,不斷開拓所致。
歷經數千年的征伐,原先的越人,或者稱東揚人,接連消滅、擊敗了蠻、苗、羌、越各族,在他們的故土上,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郡府縣。
到了前越,甚至乾脆用越作為國號,可見這些地方受王化之深,早已沒了其它蠻夷。
不過這些區域,並不包含西南夷。
因為截止到前越期間。
大越對揚州的開發,也才剛到西川、洞庭、還有鬱林三郡。
在這三郡之內,蠻、苗、羌、越等族,依舊根深蒂固。
雖然地方上也建立了郡府縣,但三郡內多達數百萬的異族之人,依舊需要很長時間慢慢去同化消滅。
而按照往常慣例,這個時間需要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
所以在這三郡沒消化完前,大越自然沒精力,再去開發西南夷。
畢竟西南諸夷國,實力也不小,合起來有六七郡之地,先天宗師也有數位之多。
大越想要打下他們,可沒那麼容易。
也因此。
西南這些夷國,基本也就自己形成一個小圈子,在揚州西南這片地界上,自己玩自己的。
外界不來打擾,他們也不會主動去找外界的麻煩,與越國各自相安無事。
所以如今師宗、彌鹿兩國,突然派使者找上門來,說想要內附楚國,才顯得那麼突兀與不尋常。
在沒弄清裡面詳情前,陸淵也不敢貿然答應。
而眼下,就是他們給出解釋的時候了。
前面說了下心話後,師宗國使者就繼續道:“這是我二國前來請求內附,實有不得已的原因,因為大長和國爆發內亂了。”
“內亂?”
陸淵聽到這個訊息,不由一怔。
“是的,就是內亂。”師宗國使者點了點頭,然後解釋道:“就在去年……”
大殿內,隨著師宗國使者講述,再加上旁邊彌鹿國使者不時補充,陸淵總算弄清楚了,他們前來請求內附的原因。
原來,就在去年,也就是弘道九年的時候,在大長和國內部,爆發了一場叛亂。
大長和國治下的一個大藩國,烏蠻國叛亂了。
這裡要說一下,大長和國,或者說整個西南一國的政治體系。
由於不慕王化,野蠻落後的緣故,整個西南夷地區,雖然也有國家的存在,但這些國家更像是一個個部落,只不過被冠了國家的名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