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神武元年,都是在歡慶的氣氛中過去的。
年初的改號建元,獨立自主。年中的王嫡長子降生。這兩樁不管是哪件,都是值得全體國民慶賀的事情。
國內也確實喜氣洋洋,國君賢明,大臣清廉能幹,朝政清明,連帶著百姓的日子也好過許多。
上升期的國家,縱然是最底層的乞丐,也能分潤到不少好處。
畢竟人們日子過得好了,你去討個飯吃,主人家也能給你多個饅頭不是?
歡樂氣氛從年初直持續到了年尾。
而陸淵也在度過了八月長子誕生的喜悅後,又於當年十二月初的時候,收到了楚維的報告。
歷經數月時間,這位未來的水師總管,終於把水師的架子給搭起來了。
在洞庭湖一帶招募的五千漁民,並且徵集了一些大小商船漁船後,大楚水師總算是有了個名頭。
不過這般情況,這水師戰力,註定不高就是了。
但沒關係。
根據楚維的規劃,他正派人去寧國那邊,用高官厚祿挖一些水師將領,同時也在洞庭郡這裡,尋找一些已經退休的、或者乾脆就是水軍世家的人才。
除此之外,他也跟洞庭郡這邊的一些船廠,開始定做戰船。
雖然在前越年間,全國的水師打造基地,多是處於豫章郡的潯陽、或者臨海的烏江兩地。
但這只是說這兩地船廠較多,能建更大更好,種類更多的戰船罷了。
大越臨海靠水,往來多依賴舟船之力。其它各郡,同樣也有著用船的需求。
即便大多數此類需求,潯陽、烏江的船廠能夠滿足。
可你行船到它郡做生意,中途如果船壞了,是不是也需要維修?
潯陽、烏江距離太遠了,一些本地商人不做那邊的生意,不想去外郡,那麼想在本地弄些船隻,是不是也就有了造船的需求?
甚至於朝廷水師巡視駐防此地,平日裡船壞了,總不能千里迢迢的拉回去,耗費數月時間修一條船吧?
甚至水上的時候損失了一些小舟小船,想要彌補直接本地供應,總比後方補給方便吧?
在這方面,朝廷水師同樣也有著需求。
因此有著種種諸多原因,所以在洞庭郡內,甚至陸淵掌控的西川郡三府內,還有襄陽郡四府內,都是有著一些大小不一的船廠的。
這些船廠全部加起來,總共有著十三家之多。
雖然這十三家船廠,只能建一些載幾十人的小型戰船。
但這些小型戰船,也可以初步滿足大楚水師前幾年的需求了。
並且楚維已經跟這些船廠說好了,甚至選定了三家規模較大,潛力較足的船廠。讓它們多去寧國那邊挖一些造船技師,努力造出能載百人,乃至數百人的大戰船來。
至於錢財方面,大楚水師背靠著整個楚國,絲毫不用擔心。
你們能造出船來,水師就收。
受著這個激勵,這三家船廠已經開始派人,去寧國挖牆腳了。甚至不止是他們,其它一些較有野心的小船廠,哪怕沒有受到楚維的要求,也開始動了心思,想做這筆生意。
因此哪怕沒有吩咐,也開始派人去寧國、甚至是周國、梁國挖牆腳了。
?
周國、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