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水師的問題,早在年前的時候,那時還是長沙國,陸淵領著三國同盟與寧國對峙的時候,就深刻意識到了這個缺陷。
寧國不過出了五萬水師,就直接將洞庭郡一分為二,把長沙國隔絕南北。
那時候長沙南北交通斷絕。
商旅往來,阻塞於各地港口。國內政令通傳,不得不延後遲滯。南北資訊溝通,甚至還要派出武林高手乘著小船,從寧國水師的封鎖中偷渡過去。
幾乎可以說,對方一封鎖了長江,差點就讓長沙國停擺了。
此等教訓歷歷在目,如今不過過了大半年,陸淵自然沒有忘記。
只是雖然知曉水師重要,也把此事放在心中,深以為恥。
但想要辦起水師,卻需大量錢財。
而如今的楚國,恰恰缺的就是錢。
“不過現在的話,兩年後長沙國的稅賦,便可收支平衡。到時蘇國、南海國援助的五百萬兩銀子,便可拿來供養水師。
五百萬兩銀子,縱然供養同等規模的水師,耗費是陸軍的兩倍,也可養出五萬水師了。
到時有這五萬水師在,在長江上與寧國水師爭雄,或許艱難。
但依託巴陵、天門、襄陽等長江、漢水一線的重城,阻敵於國門之外,保證國內南北交流暢通,卻還是可以做到的。
能做到此點,便就足夠了。”
陸淵心中這般計算著,便漸漸有了些眉目。
對於水師的要求,他從未指望過能夠靠著水師,擊敗寧國,從而奪取江東之地。
寧國繼承越國,而越國又繼承前朝,在這些臨海世族的經營下,整個金陵朝廷積累的水師方面的人才,簡直不要太多。
對方兩千多年的積累,是你說能打敗對方,就能打敗的嗎?
能夠保衛國門,對他來說,水師就已經完成自己的任務了。
其它與寧國爭鋒的事情,自有自己統帥著精銳陸軍,在岸上直搗豫章、臨海,一路打進金陵城去。
相比於現在還沒一個影的水師,自己已經統領了十數年,有了豐富經驗的陸戰,顯然更靠譜些。
不過雖然主要還是靠陸軍,但水師方面,現在也確實該籌備起來了。
眼下寧、楚之間,雖然由於各自都需時間休養消化,暫時處於和平狀態。
但在這等大爭之世,誰也不知戰爭,在下一刻是否會來臨。
可別到時候兩國戰事起了,寧國水師又毫無阻攔的長驅直入,把楚國分為兩半,這就太令人難堪了。
所以現在先搭起一個水師雛形,把架子搭起來,然後再慢慢填充元件完整,是很有必要的。
至於錢財從哪來?
建個水師雛形,純當積累經驗了。也不需招太多人,有個五六千即可。縱然算上打造戰艦的耗費,一年也不過四五十萬兩銀子。
如今陸淵的私庫還有不少銀子,自然可以先行墊出。
而到了明年,雖然那些移民依舊處在免稅期,但按孫思文的說法,商稅關稅還會進一步提升,也能結餘出百萬兩銀子。
有這些錢在,今明兩年,足可募出一萬水師了。
有了這一萬人的底子,日後年年增加一點,一步步擴張規模,最多十年時間,便可養出五萬善戰的水師來。
時間很充裕,足可以慢慢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