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淵說到這,看著白夢陽道:“到時這邊,就得武安侯多加配合了。”
他那邊想要奇襲,僅靠自己,肯定是做不成的。
想要遮掩周人耳目,不讓對方發覺這邊真正目的,武安侯這邊打起配合,也相當重要。
不然只靠陸淵自己,怕不是才打歸寧府,周人就察覺到他的意圖,遣兵來救了。
到時別說奇襲,能不能打下歸寧府,這都是個問題。
白夢陽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目光又看向了嚴望秋與蘇玄歌,道:“不是,兩位大王也聽到了長沙王的話。
待明日長沙王領兵而去,還請兩位大王能發兵,隨我一同勐攻當陽城,以此,吸引周人注意。
為長沙王爭取時機。”
陸淵領兵離去,甚至還拉走了白夢陽麾下兩萬精兵。那這位武安侯手底下,也就只能剩下三萬人了。
這點人馬,想要吸引周人注意,自然是做不到的。
想做成此事,自然少不了南海、寧海二國配合。
陸淵也清楚這個事情,所以同樣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兩個盟友。
而被自己忌憚的大敵,以及依仗的盟友同時看著,蘇玄歌與嚴望秋自然壓力山大。
好在他們兩人率兵而來,早就已經做好了,把這十萬人丟在北方的打算,十分清楚自己作為炮灰的身份。
因此這時面對這個請求,兩人也沒猶豫多少,其中嚴望秋就很痛快道:“長沙王、武安侯放心,明日我便點齊兵馬,交由武安侯指揮。
這戰陣之事,我清楚不多。
武安侯覺得該怎麼使用,儘可去安排,我國將士,絕無推拒怨言。”
對嚴望秋來說,只想快點結束這場戰爭,然後自己好安心回國,享受逍遙。
如今眼看著有一個快速結束戰爭的辦法,自然不會放過,鐵定是舉雙手支援的。
雖然可能需要自己多付出點代價,但這一切都是可以忍受的。
不就是十萬人嗎?
哪怕這些人全都死在這,對南海國來說,也算不得什麼。
南海國有七十萬戶,三百七十餘萬口,損失個十萬人,完全不算什麼事。
休養個五六年,也就恢復過來了。
相比之下,還是安穩對嚴望秋更重要些。
而蘇玄歌見嚴望秋都表態了,雖然內心中也有些不願。
但陸淵都做出如此犧牲了,他作為盟友,半點力都不出,也說不過去。
因此最終也只能道:“我也可交出兵權,由武安侯指揮。”
“善!”
白夢陽聽到此話,不由大喜,撫掌而笑道:“有三位大王如此相助,此次擊破周人,不遠也。”
陸淵三人聞言,也各自露出笑容。
只是這笑裡的含義,卻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但不管如何,討平周人的方略,今朝已是定下,而後只帶執行了。
只望上天佑之,此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