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淵拿下這些地盤,不屯駐個十萬大軍,根本就守不住。
可他又哪來那麼多兵馬?
與其如此,還不如守著襄陽郡西邊三府,地方雖然窮了點,人少了點,但架不住這邊是山區,最適合他揮下兵馬發揮。
在這裡只需囤個三五萬兵,配合天門府的守軍,以一位先天宗師看著,就足以守住這片江北的地盤了。
恰好,以上這些條件,陸淵都能滿足。
如今算上苗兵,他還有十四萬兵馬,哪怕打完這戰,最終剩個十一二萬人,也問題不大。
至於先天宗師,自家王后就是。
到時大可在江北留個五六萬了,由自己親領,或者讓藍彩兒出馬,鎮守江北之地。
剩下一人則看著江南。
如此分配,正好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他這邊有兩位先天宗師的戰力優勢。
計劃可謂很完美了。
只是唯一的問題,就是白夢陽,或者說白夢陽背後的朝廷,能不能答應這一點?
因此陸淵提出條件後,就看著這位武安侯,靜等對方回覆。
如果對於自己這個自保的條件,都不答應的話,那麼對方和朝廷的心思,也就很明顯了。
說句毫無合作之誠意,也不為過。
那這樣的話,還有什麼合作的必要?
陸淵乾脆領兵退回天門府,守著這座城池,和周人打消耗戰吧。
至於朝廷,以及朝廷的那兩位國師怎麼辦?
隨他們去吧。
反正陸淵不信,這些人敢跟自己翻臉。
對方要真敢,那他就敢直接投降周國,引周人南下。
不就互相傷害嗎?
誰怕誰呀!
好在,這種最糟糕的情況,並沒出現。
在聽了陸淵的要求後,白夢陽神色稍變,但仔細沉思過後,終還是點頭:“此事可以,我可代表朝廷,同意大王條件。”
作為武安侯,如今朝廷中除了大將軍沉丘外,地位最高之人。
白夢陽說話,還是有這個分量的。
因此他這開口,陸淵心中頓時一鬆,知曉此事成了。
想到自己此戰過後,很可能再次擴張三府之地,便不由心情大好。
隨著修煉太平道書愈發深入,陸淵也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自己佔據的地盤越多,統治的人口越多,對於自己這道法修煉的好處就越大了。
也正是因此。
所以此時他才提出這個要求,為的就是想多佔一些地盤,好使太平道書的修煉,進境能變得越發迅速。
此時,此謀算是成了。
於是他不由笑道:“既然如此的話,那本王沒別的條件了。待到明日,我便可領軍北出,襲破歸寧府,進逼襄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