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我那兩個兒子所言,九月恩科,參與者有五百餘人,最終有一百六十餘人中舉。
幾乎三四人,便可中一個。
就問問,哪朝科舉,能這般容易輕鬆?
而且如今科舉,中了之後,優先分配的那可是京官。這京官與地方官的前途,那能一樣嗎?
現在新朝開立,你在長沙國的那些大臣眼皮底下,做出點成績,提拔還不容易?
不過我那兩個兒子有志氣,中了舉後,沒選擇任官,而是打算再去考十一月的科舉,打算中個進士,搏一個更好前程。
你們這些傢伙,現在還在糾結真不真。卻不知真正的聰明人,早早的就收拾好東西,去參加科舉了。
現在一千七百個官缺,已經有一百六十多個被人佔了。
留下來的,就只有一千五百多個了。
要是去的再慢點,這又要少更多。
而且這次長沙國的求賢令,可不僅僅發給了我南海國,還發去了寧海國。
到時三國賢才齊至,那競爭就更激烈了。
不早點去,哪怕這官是天上掉下來送你的,你也撿不著。”
周圍眾人聽了這話,一個個不由大為震驚。
這些人全都沒想到,榜文上所說,竟然全都是真的。
不過還是有些人看著那行商,目光遲疑不定,懷疑這是不是官府請來的託。
但就在這時,附近也有不少人站出來,支援了此點。
“那商戶說的不錯。我這個月剛從長沙國回來,那邊確實在到處求賢,九月確實開了次科舉。”
“是啊,長沙國的求賢令,兩個月前就發出去了。只是我國內現在才發出來罷了。”
“現在再不去快點,就真趕不上趟了。”
“你與他們說這些作甚?我已讓我家中小弟去了,把這些人喊去了,這豈不是與我小弟爭官做?”
這時有一個員外打扮的中年人,不滿的瞪著周圍說話的人一眼,然後看著人群道:“大傢伙別信這些人說的,他們都是胡扯。長沙國哪有什麼科舉,哪有什麼求賢令,大夥都別去。”
他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出,周圍原本還在遲疑的人,頓時就有人行動了起來。
悄無聲息,人群就少了十幾人。
等有人發現後,原本聚在官榜前的人,頓時去了大半。
留下來的人群中,原先開口的那行商,和後面開口應和的員外等幾人,彼此相視一眼,露出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然後便悄然退去,又往下一處官榜所在而去了。
是的。
先前人群中的那些人猜的對,行商這些人,確實是託。
不過卻不是南海國請的託,而是長沙國請的託。
目的為的就是最大可能的,鼓動南海、寧海兩國計程車子,北上給長沙國效力。
這些託早在兩月前,就安排下來了,原本早早就該行動的。
可那時,南海國忙著梳理內政,根本沒空理會陸淵的求助,此事便一直拖了下來。
直到拖到現在。
這些安排下來的細作、託,總算是行動了起來。
而效果嗎?
目前來看,還是很不錯的。
……
南海城、永寧坊。
“陳兄,陳兄。”
魏青生推開了好友家門,興沖沖的跑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