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因為沈煉挖掘無數寶藏,使得國庫異常充足,可以隨意消耗,物資不要錢般的潑灑,每天消耗金山銀海。
耶律涅魯古敗了,狼狽逃到蒙元。
年羹堯敗了,帶領殘兵返回滿清。
蒙元敗了,雖然在金國劫掠,擄掠到巨量物資,但與損失相比,差不多是打了個平手,既沒賺,也沒虧。
耶律洪基敗了,興致勃勃帶兵去開疆擴土,最終得到的,卻是被打的殘破不堪的遼國,唯一的收益,便是他成功保住皇位,只是領土保不住了。
現如今的遼國,就好似大明南疆的大理國,地盤大部分被大明佔據。
好在史豔文非常講道理。
雖然佔據遼國八成地盤,但遼國的王公貴族、文臣武將,史豔文原原本本的送了回去,除了少部分人戰死,餘下的毫髮無損,甚至還長胖了幾斤。
遼國的都城屬於耶律洪基。
遼國的貴族屬於耶律洪基。
遼國的皇位屬於耶律洪基。
至於別的那些領土、百姓,朱元璋就不客氣了,早已準備好官吏,分別進行接收,藍玉一路北上,把金國領土收入囊中,一口氣吞下最大的蛋糕。
沈煉看完情報之後,才知道為何需要藍玉與史豔文合力,因為這件事需要注意的太多了,必須牢牢把握度。
藍玉打仗固然厲害,但有時候需要他很厲害,有時候需要他不厲害。
比如前期對戰耶律涅魯古,藍玉每次都是收著打,絕不能一戰功成。
北地這場大戰也足夠刺激。
這絕不是單獨的設計,而是共同設計的結果,只不過大明靠著充沛的物資和絕妙的指揮,成為最終的黃雀。
大概過程是:
一、鼓動完顏決發動反叛,此事早就已經有所算計,唐冰冰帶走的九十九路孤軍中,肯定有東廠的密探;
沒有這些密探,唐冰冰憑什麼收服九十九路孤軍?這些人的寶貝,全都在朝廷手裡,這是最有效的籌碼。
太監最需要的就是這東西!
二、在完顏決發動反叛時,蒙元滿清遼國同時發動進攻,並且鼓動耶律洪基御駕親征,給耶律涅魯古機會;
三、耶律涅魯古卡著時間反叛,悍然擊敗耶律洪基,耶律涅魯古為何能連戰連勝,這其中顯然也有些故事;
四、走投無路的耶律洪基,只能去請求大明援軍,大明參與到戰場;
五、藍玉擊敗耶律涅魯古,打敗他卻不打死他,逼迫耶律涅魯古請求蒙元和滿清相助,蒙元滿清也想試試大明邊軍的實力,雙方發動最終決戰;
六、藍玉擊敗年羹堯,取得遼國戰場的勝利,隨後長驅直入,金國剛剛被三條惡狼劫掠,哪有反抗的力氣;
七、提前準備好的官吏,去北地接收各處地盤,那些毒瘤般的貴族,全都扔給耶律洪基,大明只接收百姓。
這其中付出的金銀、糧草、軍械、鮮血,難以用數字去計算,不知有多少精明的密探,為此付出了生命,就連陸炳這隻老狐狸,也近乎油盡燈枯。
據說陸炳從北地返回時,不足五十歲的陸炳,已經是滿頭白髮。
史豔文回來時沉睡三天三夜。
此戰大明大獲全勝,不僅在北地開疆擴土,而且把蒙元和滿清分開,對方能前後夾擊,大明能各個擊破。
金國先是內部叛亂,隨後被滿清蒙元遼國合圍,滿清和蒙元都是殺星中的大殺星,肆意屠戮,損失慘重,大明軍隊到來時,竟有百姓喜迎王師。
遼國只剩一隅之地,暫時作為北地的垃圾桶,還有很多象徵意義,在把價值壓榨完之前,他們肯定不會死。
蒙元劫掠大量物資,也有大量士卒死在戰場上,算是不賺不虧,反正當年也沒打贏大明,現在輸了很正常。
滿清劫掠的物資,盡數被年羹堯消耗在決戰中,他是個瘋狂的將軍,雍正給他多少物資,他就敢消耗多少。
年羹堯戰敗,滿清這些年的積攢幾乎被耗光,但對於雍正而言,並非完全都是壞處,還是稍稍有幾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