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不是什麼厚道人。
史豔文是厚道人,覺得應該好好教化遼國百姓,已經制定好了計劃。
如何推廣中原文化,如何在遼國興建學堂,如何替換遼國官吏,如何處理遼國貴族,史豔文全都計劃妥帖。
藍玉追著耶律涅魯古暴揍,看起來連戰連勝,實際上也是連戰連勝。
戰果又是如何呢?
權力沒回到耶律洪基手中。
耶律涅魯古雖然連戰連敗,但他是敗在大明軍隊手中,不是被耶律洪基率兵擊敗,以此為藉口維持住士氣。
與此同時,耶律涅魯古給滿清蒙元傳信求援,許諾諸多好處。
耶律洪基看不懂局勢麼?
耶律涅魯古察覺不到算計麼?
他們當然知道。
他們甚至知道,現在最應該做的是聯合起來,不能繼續給遼國放血。
知道,但做不到。
造反能夠中途停下來麼?
一個朝廷能有兩個皇帝麼?
哪怕是街頭混混、黑道幫派,也不能有兩個話事人,否則必然火併。
事關皇位,怎麼可能後退?
耶律涅魯古起兵造反,他最終的結局只有兩個,要麼成功,要麼死。
耶律洪基的結局同樣只有兩個,要麼成功平叛,要麼死無葬身之地。
他們只能繼續打下去。
耶律洪基背後是大明的千軍萬馬。
耶律涅魯古背後是滿清八旗鐵騎。
藍玉拔刀出鞘,氣勢昂揚,陸炳為他傳遞訊息,史豔文出謀畫策。
年羹堯刀頭滴血,殺氣凌厲,粘杆處為他傳遞訊息,背後是從金國劫掠來的巨量糧草,可以放肆的打一仗。
將軍比拼排兵佈陣,臨陣指揮。
士卒比拼裝備鎧甲,氣血勇力。
武者比拼奇功妙法,戰鬥意識。
智者比拼情報網路,奇謀妙策。
所有人都為此付出了全力,藍玉最擅長的就是進攻,年羹堯更是瘋狂的指揮衝鋒,從金國劫掠的物資,九成消耗在遼國戰場,屍積如山流血漂櫓。
激戰到最激烈的時候,賈世芳的兩個哥哥悍然出手,史豔文持劍阻攔,龍泉寶劍浩然正氣,對轟邪魔外道。
藍玉最終笑到了最後。
即便有從金國搶來的物資,即便滿清付出多年辛苦積攢的家底,即便蒙元多番相助,甚至派來兩萬精兵。
那又能如何呢?
藍玉背後是大明億萬百姓。
鎧甲、兵刃、糧草、兵源。
各個方面均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