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壽張之戰,已不可阻擋,在數日之前,我早已與鮑相約至壽張,他從濟北退於南側,一路收攏散去部眾,又募任城、濟南之兵,在大澤囤積。”
“這……”
郭誼當即面色一滯,而後暗暗長嘆。
努力至此,還是沒用嗎?
“不過,”曹操話鋒一轉,伸出手按在郭誼的肩頭,毫不掩飾心中對他的欣賞,笑意不斷洋溢,道:“你所獻策論,已是大功,我會立刻命前軍快馬加鞭到壽張,與黃巾餘賊稍稍作戰後,立即撤走。”
“而後將戰線拉長,在兗州北、東一帶,以騎軍不斷奔襲,擾敵之後路,令其疲於奔命。”
“我軍,則是以精銳襲擾,新丁日夜操練,待時機成熟時,再尋戰機突破其陣,這就是你說的,待敵疲乏之策。”
郭誼登時大喜,再拜而下,“多謝主公!”
採納了!
此策若是採納,那便不會有壽張大敗,不會徒徒損耗這麼多軍力。
且,曹操用兵極為懂得虛實牽扯,如此,等同於已令曹公通達了軍略之法,應對這百萬青徐賊兵,自然也就不在話下!
“嗯,去吧,遲些,我會委以重任於伱,待大軍得成,自有賞賜。”
曹操微微點頭,又再拍了幾下郭誼的肩膀。
他現在給不出什麼賞賜,因囊中羞澀,家資錢財,此刻當做軍用,不能隨意犒賞,且軍中職務都已是滿額,現下即將大戰,不可隨意更改。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曹操對郭誼的欣賞。
從他肯堅持來進言,就足以證明。
年輕有為,赤誠溫和。
而且,見識才學都算不錯,又是出身郭氏旁支,也算寒門之人,當真是上天贈予,以此資長遠,令其廣學文武,日積月累,可為下一代肱骨。
曹操目光雖說依舊是目及眼前,但偶爾也會為後代做準備。
畢竟,亂世剛起,不知何時能結束,在立足之後,逐步穩固紮實,方是營生萬全。
而郭誼這寒門出身的身份,最是讓他欣喜。
此刻,戲志才在一側微微看了郭誼一眼,倒是並沒有過多動容。
等兩人走出營帳後,戲志才送他走了一段路途,都未曾說話。
只是快要出主營大門時,戲志才微微頷首,笑道:“恭喜了,孟譽。”
“言過了,祭酒。”
郭誼當即拱手鞠躬。
“不算言過,你以堅守之相,引我動心帶你面見主公,本以為是仗義執言,以獻退敵良策,卻沒想到,是藉此時機,獻方略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