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勤于思量,終得其果,天道當酬勤也,你的口才思維獲得少量提升】
【你獲得了能力“善辯”,當與人談論商議時,思維將會有所提升,其能力,與學識有關,學識越淵博,思緒會越快。】
郭誼心中暗喜,這算是給他的一個小驚喜了。
畢竟,當初為了寫這一篇策論,苦思了許久,將原本毛玠的勸進策論,和耕植軍屯之法,加入其中。
而且,還要轉換成自己的話,注入思想方便道出,方可在帳中面對曹操的一些問題對答如流。
這個能力,果然無欺,只要勤於某事,專注於此,天道所酬必不會令他失望。
“此論,不錯。”
此時,曹操見郭誼面露期待,也給出了中肯的評價,因他不可在郭誼面前失態,即便曹操明白,這策論極好,為他規劃了今後如何耕種囤糧,立足兗州之法。
其中,提到的“固安”,實際上便是民心可依。
亂世,真正亂的看似是朝堂,實際上是人心。
人心淪喪,才是難有“固安”,而讓百姓、商賈、士人等都能匯聚而來的,便是糧草足備,政令惠民。
同時,還要兼具有強悍的兵馬駐守,以確保不會再有賊寇禍亂。
而當下這時日,便是最好收攬人心的時候,因為兗州遭屠,這裡需要一位英豪橫空出世,震懾宵小,廣納四方仁德。
這策論,與志才當日為我所謀劃,可謂是相輔相成。
“郭孟譽,”曹操站起身來,雙手揹著再次審視,而眼神柔和了很多,“你是,潁川郭氏之人,可熟識郭圖?”
“只是同族,非同宗也,未曾見過。”
郭誼如實告知,其實早年穿越前,在自己這【天道酬勤】的能力沒觸發的時候,為了能夠攀上些門楣,過上富足的日子。
他也去拜訪過。
郭氏和荀氏,在潁水是多年通婚,因此兩族之間的關係匪淺。
但也因為如此,潁川郡裡面,姓郭的和姓荀的遍地都是。
他的身份連郭圖家的門檻都跨不過去,自然是見不到的。
是以,也唯有在家奉養養父母,等待他們故去後,再出來尋出路,期間因識古字,為人寫信、擬文為生。
偶爾也幫人寫喪文一類。
但因書法不佳,經常被嫌棄剋扣。
概因郭誼性子好,溫飽即可,很少在鄉里與人起衝突,是以廣交友而順遂到今。
今日。
郭誼聽了曹操的評價,他便明白,該是他出人頭地的時候了。
勤學進能,當力爭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