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抗清 > 第360章 我穆裡瑪回來了!

第360章 我穆裡瑪回來了! (第1/3頁)

甘文焜的意見無疑給王五指明瞭局勢發展關鍵所在。

一直以來他最擔心的就是蒙古兵入關援救清廷,那樣他勢必要與蒙古人在燕京城外鏖戰一場,輸了人死鳥朝天,贏了就是這燕京的天。

於戰鬥力這一塊,王五並不覺得入關的蒙古兵有多高,因為能夠為滿清所用的蒙古各部實際跟綠營一樣,都是被八旗打怕沒有血氣的偽軍存在。

並且自皇太極時期開始,清廷就有意識的削弱親附滿洲的漠南蒙古各部,包括與滿洲關係最為緊密的科爾沁部。

除了把有戰鬥力的蒙古人編入蒙八旗直接挖蒙古各部的牆角外,清廷又將漠南蒙古各部原地圈劃為各旗,用各種封號來拉攏蒙古各部的王公貴族。

印象中一開始清朝給蒙古王公貴族的封號還是帶有榮耀性質的,且不僅免費還給予一定賞賜。到了後來這些封號就成了清朝斂財的手段,一百兩銀子就能買一個蒙古王公頭銜,如果想升到更高的閒散宗王則需多花五百兩。

結果蒙古王公貴族們為了這些虛名不惜傾家蕩產前往京城朝見清朝皇帝,然而只要這些蒙古王公貴族進入燕京,就很難再回到自己領土,成為名不符實的王公。

清廷為了讓在燕京的蒙古王公們能夠安心居住,不想著回到草原鬧事,便往往招他們為駙馬,日子一久蒙古的王公大臣自然被腐蝕得樂不思蜀,忘記他們曾經才是草原最大的霸主。

另外為了從根上斷絕蒙古人再次崛起的可能,清廷還在蒙古地區大力推廣黃教,給予黃教僧侶各種特權,比如免除賦稅和徭役等,為此頒佈“男丁出家”制度,規定每個蒙古家庭必須有一名男丁進入寺廟出家。

一旦成為僧人,這些蒙古青壯年不僅無法成為兵源,更無法為部落繁衍子嗣,屬於清朝針對蒙古的特色計生。

不準人繁衍後代,從來都是亡國滅種的不二選擇。

鹽鐵等蒙古人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也被清朝牢牢掌控,規定由晉商八大家主導蒙古地區的貿易,晉商為了發財在蒙古地區發放高利貸,只要蒙古人還不起錢就立即將他們的財產和家畜全部沒收,甚至連出嫁的婚女都被當作抵押品來進行交易。

各種措施下,曾經縱橫東亞甚至縱橫整個世界的蒙古人,就這麼被清朝徹底玩廢,人口下降到只有區區幾十萬人。

而這些,都是在所謂“滿蒙一家”口號下進行的。

所以,王五一直覺得對滿洲仇恨最大的兩個民族一個是漢,一個就是蒙古。

明朝時期雖然一直打擊蒙古人,但那是為了邊境安全,從來沒想過對蒙古人進行絕種。

唯一一次想要滅亡某個民族的戰鬥就是成化年間針對女真的掃穴。

可惜,這次掃穴不夠徹底,導致百餘年後女真死灰復燃,最終釀成大禍。

穆裡瑪給的情報說其兄鰲拜在時徵召入關的是蒙古兵共有32000餘人,主力是察哈爾部的8000人,科爾沁部的6000人,其餘是敖漢、奈曼、克西克騰以及歸化城附近的蒙古各部。

科爾沁是蒙古各部親最近滿清的,原因科爾沁的女人是清朝的皇后,現在的清太皇太后布木布泰便是科爾沁人。

領軍的是布木布泰的孃家侄子輔國公圖納黑,從科爾沁與滿清皇室關係來看,圖納黑帶領的這6000蒙古騎兵應該是入關蒙古聯軍中最忠於滿清的一支。

察哈爾部早年比較風光,沒落之後被清朝征服,淪為附庸。

因此戰鬥意志可能並不高。

其餘各部大抵差不多,主動要入關替滿清平定南方叛亂的應該是極少數。

蒙古現在也就是漠北和漠西兩支還保有較高戰鬥力,且對清廷並不感冒。

一支和碩特,一支準噶爾。

後者,更是和滿清廝殺了上百年,直到乾隆年間才被滅絕。

另一支喀爾喀在順治初年曾反抗清廷,被多鐸領軍鎮壓,這會對清廷是持臣服態度,因該部較遠,所以鰲拜沒有徵召他們入關。

王五記得前世歷史上吳三桂起兵後,有一支蒙古部落曾經想奇襲燕京,後來被圖海帶領的包衣大軍擊敗。

就是不記得這是蒙古哪部。

要是也在這次的聯軍中,或許可以拉攏分化。

整個聯軍中就科爾沁和察哈爾較為能戰,但也僅是相對其他各部那些連鐵製兵器都沒多少的部落而言。

和清軍、周軍的戰鬥力絕不在一個等級。

問題在於北上的周軍兵力有限,去除劉良佐和白秉貞部,也就七千多人。

三萬多蒙古兵裝備再差,也是清一色騎兵。

最新小說: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