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可以證明,絕對不是王五強迫燕京總管替大軍試毒,而是關總管主動提出試毒的。
其實,這也是王五的一次小小試探。
他壓根不相信有人會在這麼多食物中下毒。
下毒,是門技術活,不是把東西用毒藥泡一泡,或撒在上面就行的。
而且,毒藥這個東西事實上挺難找。
市面上最容易尋到的毒藥就是中醫使用的砒霜,除此之外能拉人洩肚子的巴豆也算其中之一。
這年頭,可沒那麼多合成毒藥。
所謂鶴頂紅,查無實據。
所以王五不相信定州方面會在這麼多食物中投毒,就算把整個定州翻一遍,也不可能找到能毒死一萬人劑量的砒霜。
他疑惑的是定州方面究竟想要傳達什麼資訊。
你要降的話,直說便是。
不肯降的話,你縮在城中別出來,大家相安無事。
反正王五又不可能攻城。
不降卻送酒肉款待,幾個意思?
暗送秋波,還是悄悄偷情,亦或眉來眼去搞曖昧?
王五喜歡直接一點的,不喜歡這種偷偷摸摸的事,雖然他理解定州方面如此安排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
穆裡瑪同幼子白齊齊爺兒倆合著啃了根熟羊腿,外加喝了半壇酒,之後父子倆心滿意足的酒嗝不僅證明食物和酒水沒有毒,也證明了食物味道非常鮮美。
“吃,不吃白不吃!”
王五大手一揮,近萬將士就此飽餐一頓。
為避免飲酒誤事,王五隻許士兵每人喝一碗酒,這樣既能保持清醒,也能抵禦嚴寒。
北方的二月明顯倒春寒,比南方的臘月還要冷。
酒足飯飽後,王五讓人去給城門緊閉的定州城中射進一封信。
這封信很快被送到了定州知州陳大志手中。
陳大志不是一個人看這封信,而是同一眾定州城中有頭有臉計程車紳們一同看的這封信。
原因是“款待”叛軍的主意是出於全城公議。
也就是定州城中的官吏、士紳、富戶一同做的這個決定。
這個決定同當初湖北巡撫胡全才的“不降、不走”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不明確投降,也不明確反抗,屬於希望達成一種默契的方式。
如果周軍真能直搗黃龍,攻克燕京推翻大清,那定州官紳必定識時務者為俊傑,第一時間宣佈歸屬新興的大周朝。
可週軍要是功敗垂成無法克取燕京,那就不能怪定州官紳們翻臉無情,把你個鳥定國公的後路給斷了。
觀望形勢進一步發展外,促使定州官紳決定客觀中立的另一個原因是,城中駐防綠營都司漢軍正紅旗出身的江進寶前天在青樓喝花酒時被幾個奸民炸死了。
那幫奸民炸死江進寶後還在城中到處撒傳單,上面說什麼敢助滿虜抵禦大軍者,必同江進寶死於非命,又威脅城中士紳富戶若私助清軍,則將來大軍一到全家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