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隱隱傳來歌聲。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公爺在想什麼?”
見駙馬爺於船頭突然一言不發,高大捷不禁有些奇怪。
穆裡瑪聞言也將視線從河面轉了過來,疑惑看著王五。
“我在想這麼好的山,這麼好的水,這麼好的地方,怎麼就被韃子禍害成今天這幅模樣,唉。”
王五深深嘆了口氣。
高大捷聽後心有所感也輕嘆了一聲。
穆裡瑪則有些尷尬,半響卻是堅定說道:“大將軍說的不錯,韃子有罪!待大將軍破了燕京,不肯割辮子當漢人的韃子都不是好韃子!對壞韃子,大將軍滴千萬不能手軟,要對他們無情打擊,殺光他們的男人,搶走他們的女人,尤其愛新覺羅那是一個都不能留,斬草一定要除根,否則後患無窮!”
說完指著黃河發誓道:“我關姓一族願為大將軍除盡天下壞韃子,此誓我關姓一族世代堅守,絕不相違,若有半點違背,天誅地滅,絕我一族子孫!”
王五聳動:“關裡瑪,若破燕京,我定向朝廷為你請侯,保你關姓一族富貴榮華與國同休!”
“多謝大將軍!”
穆裡瑪激動跪下要磕頭,王五趕緊將他扶起。
燕京未破前,穆裡瑪重要性大大,必須善待。
至於是否真要給他一族世代榮華,日後再議。
渡船登岸後,徐霖等人即來相迎,並斬巡兵三十人,其餘均被擒獲無一人漏網。
“功勞且記著,待破了燕京再一併封賞。”
王五讓高大捷派人去小平津渡口聯絡北府兵,爭取在午時前兩軍能夠會合一同北上。
小平津渡口很快傳來好訊息,皖國公世子劉亨等已帶領士卒成功渡河,現正向孟津渡趕來。
午時前兩軍成功會合,吃了些乾糧後便由孟縣直撲懷慶,逢城必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經衛輝、漳德進入北直隸的廣平府。
廣平是此次周軍北上奇襲必經之地,如果穆裡瑪的長子那麻福不能說動駐地大名府的三省總督白秉貞舉兵響應,那周軍極有可能在廣平與當地駐防清軍發生交戰。
周軍攜帶的人馬口糧只夠維持五天,如果白秉貞肯反那周軍就能在廣平得到白提供的糧草,如果白秉貞不肯響應,周軍只能就地取食。
所謂就地取食,也就是就近擄掠。
逢城不攻意味著城池以外的百姓都要成為周軍劫掠物件。
即便再心痛百姓,不忍百姓受戰火荼毒,王五也只能這樣做,否則他根本無法率眾抵達燕京。
因此,還是希望那位三省白總督能夠及時反正,避免周軍在廣平府劫掠。
可儘管穆裡瑪保證的不能再保證,說白秉貞一定會反,但最終訊息確定前,王五還是做好了和廣平府清軍打一仗的準備。
且這一仗一定要打狠些,打的北直隸清軍聞風喪膽,不敢成為周軍北上的攔路虎。
就當周軍在王五帶領下於磁州城外秘密備戰等待那麻福訊息時,磁州守將莫文突然遣人前來向周軍乞降。
稱是奉總督白秉貞之令開城出降。
緊著著邯鄲守將聞達也派人向周軍請降。
十五日,清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白秉貞於廣平府宣佈易幟反正,大名、順德等十二城同時響應總督號召,整個直隸如被扒掉衣服的姑娘般靜靜躺在王五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