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亡之大已是清軍難以接受了。
青壯死的再多,吉承恩毫不在乎,因為這些都是可以隨時補充的。
只要汝州城中還有人,就不怕徵不來人。
可手下精銳老兵的損失,讓他真就心疼萬分,這些老兵打沒了就沒了。
炮聲、銃聲不停的響著,好像永遠都不會停歇,天知道叛軍是從哪弄來這麼多火銃和藥子的。
眼見叛軍根本沒有收兵意圖,吉承恩有一種抓狂感覺,就像是要折磨人一樣,偏偏不肯一次折磨完,就這麼一刀一刀的刮下去,直颳得他遍體磷傷,直颳得他血流如柱,直颳得他肉去骨現,直颳得他一命嗚呼。
城上終是有青壯受不了血腥殺戮,開始在城上逃散。
清軍立即進行鎮壓,吉承恩的親兵手起刀落,就是幾十個人頭落地,嚇的驚慌的青壯不敢再往城下逃,只得硬著頭皮貼著城牆蹲著。
北門那邊吳軍炮子和銃子打得特別兇,可吳軍卻不攻城,這讓城上清軍疑惑同時也是暗自鬆口氣,覺得吳軍十分愚蠢,倘此時攀附攻城他們哪有餘力反擊。
不攀城就在那胡亂放銃,有多少藥子可用?
等到藥子打完,還不是得攀附奪城,那時守軍也是回過神來,十八般器械用上,又有多少人命可填。
抱這想法的清軍將領不在少數,然而他們卻不知,城下吳軍中有一隊士兵已經抱著一個個正方形狀,用絲綢包裹的物件鑽進了城門洞子。
王五早就到了北門,一直拿著千里鏡在看,只為等著那聲巨響。
很快,一聲巨響傳來,緊接著城門洞子黑煙一片,沉重的城門被炸飛,城門後堆積的石塊如天女散花般向城頭、向城下砸去。
“北門破了!北門破了!”
聽到北門失守的叫喊,吉承恩一個激靈,顧不得頭頂上方飛舞的炮子和銃子,帶人趕緊順著城牆衝到北門,結果卻是遲了,視線中早有無數叛軍已經湧進了城中。
北門一破,其餘三門破不破都不重要了。
心驚萬分的吉承恩試圖帶人將攻城中的叛軍趕出去,但根本來不及,到處都是飛奔逃命計程車兵和青壯,湧進來的叛軍如同幾條黑龍般一下游進了城中。
完了!
在親兵保護下,吉承恩趁著叛軍還沒有完全攻陷城中往東門跑去,想從那裡趁亂衝出。
可人還未趕到東門,迎面就退過來一幫子敗兵,不用問,東門也失守了。
瞬間,吉承恩只覺天旋地轉,慌忙間根本無處可去,只如喪家犬般領著殘存親兵在城中東撞西奔,最後被吳軍圍於一處民宅之中放火活活燒死。
汝州知州丁效敬在城破之後領著幫衙役奮勇頑抗,自知絕無活理故而很是瘋狂,以文官之身手持長劍死戰不退,最後力竭被吳軍活捉。
王五下令將丁效敬綁在州衙前當街砍頭。
同知塗文均、知縣劉同纓等一干汝州大小官員均被吳軍處決。
入城後的吳軍更是挨街沿巷,挨家入戶搜查清兵和青壯,凡兵者一經發現立即格殺,青壯者則拉往城外,前後計捕殺清兵2000餘人,殺城中青壯兩萬餘。
汝州城中的殺戮整整持續了一日,事後根據屍體統計共殺城中軍民三萬四千餘人。
只數百婦孺和嬰兒得活。
汝州被吳軍屠城一事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磚,周邊大小城鎮駐防清軍或是嚇的逃跑,或是向吳軍投降。
訊息傳到洛陽後,城中軍民更是慌恐如末世降臨。
當王五領軍進至洛陽城外時,城中清軍最終在河南布政使王維國等帶領下投降。
飽經戰火摧殘的洛陽城終是免了一場殺戮。
洛陽失守的訊息如插翅一般飛往燕京,在此之前燕京已經知道達素陣亡訊息,但整個燕京城此時卻沉浸在狂歡之中。
因為,吳三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