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心中一動,真要達成這個效果的話,鰲少保弄不好真能黃袍加身單幹了。
不過愛新覺羅當中還是有幾條好漢的,那位被強行封印的嶽樂就很厲害,不是傑書這傻小子能比的。
遙看東方天際已是魚肚白,紅日將現。
城外清軍防線已然總崩潰,傑書大營更是火光沖天,不出意外年輕的帽子王多半跑了。
雖然遺憾沒能得個陣蹶名王的威名,但也僅是遺憾,畢竟活著的傻小子比死了的傻小子更能發揮作用。
位於拱極門的清軍第二道防線上依舊銃聲不斷,根據戰前從老張那裡得到的清軍佈防圖,王五知道那是湖廣提督董學禮在負隅頑抗。
包圍董學禮殘部的是高大節的副手趙天恩,雖然大勢已定,但困獸猶鬥的董部還是給吳軍造成了一定傷亡。
被圍的清軍大概有兩千餘人,僅憑趙天恩部難以快速解決戰鬥,為此王五傳令左營田文部增援趙天恩,另從第二批次攻擊人馬抽調三千人加入圍攻,務必要擒殺在湖廣戰場同忠貞營打了四年的董學禮。
此時的董學禮已經絕望,後方的八旗大營已被明軍攻佔,幾千八旗兵未經任何抵抗就呼拉而散,令得他徹底失去援軍。
儘管他拼命組織防禦,陣地還是不斷被明軍攻破,進而擠壓,最終使其殘部只能龜縮在方圓不到一里地的防區內。
“弟兄們,報國的時候到了!”
提督大旗下的董學禮眼睛通紅,不住揮刀大聲為部下鼓氣,只是這位湖廣提督的聲音聽著竟隱隱帶有哭腔。
因知城中的叛軍出自西山忠貞營,而自己與忠貞營有累累血債,因此董學禮完全沒有投降的念頭,只想拼死抵抗到底。
不斷的吼叫使得其嗓子破了,聲音變得嘶啞難聽。
咳嗽時,都有血滲出。
可董學禮哪還顧得了這,帶著親兵不時增援這處,馳援那處。
戰場上滿是硝煙,明軍的銃聲和箭枝壓得清軍根本抬不起頭來。
等到東方紅日升起,戰場上空徹底清晰,敵我視線變得透徹後,明軍組織敢死隊突進了清軍當中。
長刀不斷揮下,不斷屍首分離,不斷哀嚎倒地。
近身肉搏比之火器、弓弩帶來的視覺衝擊更為殘酷。
在明軍悍不畏死的衝擊下,殘存清兵終是失去最後的鬥志,面對明軍的勸降開始有軍官吆喝著讓手下放下手中的武器。
他們已經為大清盡了力,現在多為妻兒老小想一想吧。
當明軍的俘虜雖然可恥,起碼能保住命。
王耀武守信這一點,縱是再仇視明軍的清軍將領也不得不承認。
大規模的抵抗至此劃上句號。
董學禮帶著仍就忠心於他的幾十名親兵們退到了提督大帳,望著湧來的明軍,已經精疲力竭的董學禮頹然癱坐在地。
似乎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身邊的親兵不斷有人為了保護提督大人倒下,插在大帳的帥旗也被明軍砍倒在地。
當董學禮的意識再次回到現實中後,其身邊已經沒有活著的部下,有的只是持刀持銃、持矛張弓的明軍。
帶人襲擊滿洲大營得手後的高大節帶人趕了過來,望著癱坐在地的湖廣提督欲上前勸降,畢竟這位可是湖廣綠營的最高指揮官,若能歸降將對湖廣綠營起到致命打擊。
但不等其上前勸降就有明軍將領在其耳畔低語幾句。
“是麼?”
高大節怔了下,轉身朝身後的荊州城看去,僅遲疑了數秒便將視線重新落在董學禮身上,繼而右手向下猛的一揮,頓時銃聲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