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基本上徵來的新兵都到齊了,統計了一下人數,差不多三萬人。
李川覺得就算不夠,但也能先抵一陣兒了,如果以後有再想加入的,那就再說。
把人數報上去,讓李世民撥經費下來,李川就開始了正式訓練。
初步訓練沒說的,當然是跑步,還有力量練習,特別是上肢和腿部的力量,想遊得快,沒勁可不行。
李川的健身器材早就被仿製出來,雖然粗陋了些,但還挺好用的。
招來的這些人都會水,水平雖然參差不齊,但至少下水不會馬上會淹死。
看著天氣漸漸轉涼,李川也把游泳訓練給加上了,這到了冬天可就練不了,趁著天氣還行,趕緊矯正姿勢。
海軍士兵每天早上起來,洗漱過後,第一項練習就是把腦袋沉在水中練習憋氣,憋得時間越久越好,然後才能去吃早飯,再之後跑步,進行力量訓練,午休時間長一些,足有兩個小時,下午就練習游泳和平衡性,為了這個平衡性,李川打造了一些像是獨木橋一類的器材,很細小,站在上面整個腳掌都託不住,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
李川其實還想弄個鋼絲讓他們走來著,但想想一上來就走鋼絲有點難度太大了,先走這個細小的獨木橋,鋼絲的事以後再說吧。
李川設計的獨木橋比較高,足有一人高,從上面掉下來死是不會死的,傷也不會很重,但是卻會很疼。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不然放在半米高處,那掉就掉唄,掉下來再上去不就行了,起不到練習的效果。
一開始這特殊的獨木橋大概十米長,等士兵都習慣之後,李川就又加了十米,然後再十米,最後加到了百米左右。
李川也不要求他們太快透過,五分鐘能從獨木橋的這邊走到那裡就算是合格了。
然後,訓練了一個月,結果一個合格的都沒有。
李川很氣,但他也沒辦法,因為他自己也做不到。
沒錯,李川也跟著這些士兵一起練,他倒不需要減肥,只是鍛鍊一下對身體有好處,在大唐手無縛雞之力可不是什麼好事。
當然李川的訓練強度跟士兵們比起來是減弱了好幾倍的。
士兵們跑上二十圈,李川能跑五圈就不錯了,再多他就要趴了。
倒是游泳,他能多遊一會兒,但也不是跟士兵們一起,畢竟他們是要去河裡遊的。
也幸好有了那幾口井,分擔了一下用水的緊張,不然他們可能都沒有河可以練習游泳了。
隨著時間流逝,蝗災也順利的度了過去,比去年的狀況還好,今年的死亡人數不超過百人,有一部分還是生病死的。
李世民欣慰,同時也鬆了一口氣,災年總算是過去了,他可以大展身手,真正去做一番事業了。
但是想想李川給他羅列出來的災難,李世民揉了揉額角,大災是過去了,但小災卻不斷。
比如地動,雖然不是很嚴重吧,但也是要防一下的,有些房子蓋得不結實,地動之後塌倒,很容易砸死人。
但這些防備一下就好,只要救助及時,就不會造成嚴重後果,比起蝗災要好太多了。
這天,李世民站在崇文殿前,目光望向遠方,站了許久,都沒有動。
王德海垂首站在李世民身後,安靜的等待著吩咐。
良久,李世民才幽幽的道:“你說,是不是該讓知節動一動了,他在那邊種地,應該也種煩了吧。”
王德海一聽就笑了,回道:“程將軍那個性子,哪裡是能安下心種田的人,他應該早就想回來了。”
李世民勾起唇角,“想回來可以,但就這麼回來可不行。”
怎麼著也得把那兩個島給他弄回來啊,不然還真是以為他讓他是去種田的?
種田要派個將軍去?哪個皇帝會做這種蠢事。
兩個島嶼,就相當於兩個糧倉,只要開發得利,每年只兩個島嶼上產的糧食就夠大唐的百姓們吃了。
那時他的軍糧也就不愁了。
就像是李川說的那樣,打仗是打什麼?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