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糾結的看著手裡的圖紙,話說,他已做了不少的功課,也問了好些工匠,並且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把造船的圖紙改了一些,自認為改得還不錯。
結果李川一言就給否了,人家說不改造,說那是千年下來經驗積累出的結果,都是各有特色,很好用的船隻。
這豈不是代表,他的改動是錯的?畢竟他就是再自信,也沒辦法相信自己一時的主意,能勝得過千年的經驗和積累。
別說他了,就是父皇和那些工匠也不可能勝的過啊。
所以他們更應該想的是,怎樣克服技術上的困難,而不是擅自改動圖紙。
仔細想一想,真的很有道理,李川給出的圖紙,那肯定是在現有的條件下,能做到的最好的。
他們倒是可以改動,但那必然會影響船隻的效能。
所以為了得到更好的海船,他們應該把改動的想法拋掉,一心去克服困難才是。
李承乾想明白了,也知道了明天該怎麼跟自家父皇彙報,想來自家父皇也是忽略了這一點的吧。
李川留下來吃了晚飯,但他沒要求李承乾把長樂叫過來,雖說李世民讓他去看看長樂,可他沒帶禮物,想了想,還是算了,下次進宮再來看吧。
反正時間還長著呢,小蘿莉還小,不著急培養感情。
李川也知道自己開竅晚,雖然同學們已經開始追逐在女生的身後了,他卻還在遊戲和裡暢遊著。
那麼早交女朋友有什麼好處?奉獻嗎?
現在的女生你要不把她哄高興了,還想追到手?別做夢了。
李川還就是個不想委屈自己的人,大概也許是他也沒碰到自己喜歡的吧。
所以缺乏了那種熱情,沒辦法體會那種一分鐘不見就相思如年的感覺。
吃過晚飯,李川就回府了,後續船該怎麼造,不是他能管的,他只提供意見就行。
第二天,李川去軍營看了一眼,幾天時間,才招到了三百多人,大多都是十八、二十歲左右的,三十歲的也有,但極少,這些人都會水,只是游泳的姿勢讓李川忍不住捂住眼睛,太難看了,比狗刨還狗刨。
李川也想到了在長安招不到那麼多的兵,所以他派人去了沿海地區徵兵,反正徵兵的事歸他管,在哪裡徵,徵什麼樣的兵,都是他說了算。
按理說不應該的,這權力有點過大了,但李川不管那麼多,反正李世民說了交給他,他就全權包攬下來,其他人別想插手。
張亮被氣得半死,頭一次碰到這樣不將上官放在眼裡的下屬,想給他穿小鞋吧,又不太敢,畢竟這個下屬是臨時的,等海軍訓練好之後,他也就卸任了,就像是之前培訓士官一樣。
可就這麼忍了,張亮又咽不下這口氣,李川沒將他放在眼裡,他就讓他好看。
只是要講究些策略,也就是按規矩辦事,規矩嘛,總會有漏洞的,只要找一找,他就不信難為不住李川。
李川還不知道自己被個小心眼的小人給盯上了,他享受了最後幾天的清閒時光。
等去徵兵的人帶著兵回來,他就要開始忙了。
這一忙,還不知道要忙到什麼時候才是頭呢。
這會兒,李川泡在游泳池裡,溫涼的水包裹著他的面板,讓他在炎炎夏日中,舒爽無比。
享受夠了,李川就開始在游泳池中矯正自己的姿勢。
他不是專業游泳運動員,也沒專門學過,姿勢肯定不夠標準,而他只會蛙泳,因為比較簡單。
可是蛙泳比自游泳應該更費力一些,李川想教海軍士兵是的自游泳,最起碼身為教官,就算遊得不夠快,但正確的游泳姿勢是應該清楚的。
果然像是李川想的那般,幾天的休閒生活過去,當去沿海地區徵兵的人帶著新兵回來,李川就忙碌了起來。
他得從這些兵裡,挑出幾個領頭的,還有炊事兵,海軍的炊事兵跟其他兵種不同,李川的要求是,炊事兵不止要會做飯,會煮魚,還得會抓魚,水性得好,不然在海上那種特殊環境,沒有食物的時候怎麼辦?
好歹也得能弄幾條魚上來,才能當炊事兵吧。
當然,炊事兵沒那麼危險,也沒那麼累。
畢竟一般來說,當海軍死亡人數在三分之二時,炊事兵才會加入戰鬥。
別問李川為什麼知道的這麼清楚,他會告訴你,這就是他定下來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