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針鋒相對,導致丁遠所在的A組和陳銘所在的B組,兩組人員也怒目而視。
做足了姿態。
學術辯論現場鬥出真火,這種情況並不少見,更何況是他們這幫野戰軍出身的糙漢。
平日在自己部隊都是動不動吹鬍子瞪眼的脾氣,更遑論如今。
但,瞪眼歸瞪眼,很多人立場從觀點上已經沒有那麼明顯了。
隨著辯論的內容越來越深入,除了極個別幾人思路還算清晰外,其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去具體判斷。
看雙方人員上嘴唇碰下嘴唇,嘰裡咕嚕說半天,早就懵了。
原本對於支援的觀點還很有信心,如今態度也開始變得模稜兩可,只是架子擺的很足。
林清源副院長坐在前方,目光掃過雙方的軍官,並無任何表示。
導員楊豐瑞“唔”了一聲,饒有興趣的看著,他也沒插話。
學術方面的探討本身就是這樣。
如果一個學術觀點很容易被否定,那哪還來什麼爭議和爭論。
任何一個觀點和課題在得到公認的過程當中,都會延伸出各種各樣的例子,需要一一的做出印證和解答。
否則的話,那豈不是隨便一個專家和教授說出來的話,都會成為真理了?
丁遠的反駁也激起陳銘的好勝心,這樣的辯論才有意思,他可不會因為對方上校的身份就退縮。
有理不在人多,何況這還是他自己的觀點。
就在A組全體成員將目光投向B組時,陳銘毫不猶豫的開口。
“剛才首長說地形和環境都可以作為作戰的要素,也可以作為影響作戰的要素,但是卻不能成為影響指揮的要素。”
“這一點我不認同。”
嗯??
全場的目光再次集中到陳銘的身上,這是個難纏的角色啊。
很多人這時候已經無話可說,態度都變得模稜兩可,若是陳銘能夠駁倒這個觀點,A組四十多人等於敗於一人之手啊。
面對全場略顯震驚的目光,陳銘微微一笑,繼續道:“我不認同的理由很簡單,現代條件下,隨著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不斷的發展,指揮媒介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
“剛才丁首長也說了,作戰媒介,指揮官,和被指揮者才是影響指揮要素的核心。”
“那麼現在作戰指揮對指揮媒介的要求和依賴性越來越高,尤其是現在電子技術廣泛應用於作戰之中。”
“如果在戰爭當中,你們的作戰媒介遭受到電磁干擾,這是不是意味著影響指揮核心的其中一個因素已經癱瘓了?”
“那麼這個時候,敵軍根據電子鎖定,直接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鎖定指揮部的位置。”
“失去指揮的媒介,又被敵人鎖定指揮部。”
“會直接導致指揮者和被指揮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陷入短暫的失聯。”
“這個時候,任何的指揮手段,任何的指揮環境,指揮工具都可以運用出來。”
“只要能夠讓整個部隊快速的反應,並且做出應對的方案,任何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
“話說回來,如今再去說什麼外部特有,還是內部特有,這已經沒有意義。”
“只要能夠讓指揮系統快速的恢復,什麼手段都行。”
“我實在想不出有任何理由可以把指揮環境,指揮手段和指揮工具排除在指揮核心因素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