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林老頭在這坐著,培訓班教室內紀律出奇的好。
沒人說話,沒人交流,全部老老實實坐在位置上。
林清源作為副院長,自然不會主持課程,他只是比較盡責,提前來到辯論會現場等待。
主持的還是導員楊豐瑞。
辯論會學院也比較認真,其中幾位導員還做好了臨場筆記,看得出來,上面頗為重視。
楊豐瑞目光掃了一圈學員,看到所有人已經準備好,朗聲說道:“同志們,稍等一下咱們就要開始辯論會了。”
“之前有關於作戰指揮學和軍事管理學各方面的要點,我都已經在課堂上詳細的講過。”
“大家也都在課題文稿上作出了不同的解答,我一個人在這裡講,你們聽到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今天下午咱們結合第一階段的學術理論、加上第二階段的基層實踐、來展開一次辯論會。”
“辯論的主要核心,上午我已經提過,就是關於指揮環境,指揮手段和指揮資訊,是否是指揮要素。”
“陳銘同志在這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詮釋,他的觀點是這三方面,全部屬於影響指揮核心的因素。”
“丁遠同志,趙勝虎同志,在課題文稿當中點出了不同的意見,分別根據指揮環境,指揮手段,指揮資訊,全面分析了對指揮要素的影響力邊緣化。”
“兩個相悖的觀點,一直在學術方面都存在爭議,包括現在的國防大學,所有二級學院學術專家,對這方面也有爭議。”
“軍人談作戰,軍官談指揮,今天不要求你們一定要辯論出一個結果,但是要把這種觀點辯論的深入人心。”
“讓現場所有學員清晰的瞭解到,哪些方面作戰指揮會受到干擾。”
“好了,全體起立,同意陳銘同志觀點的,也就是上午分配到B組的同志,請坐在教室的左側一排座位。”
辯論要開始了。
陳銘的文稿作為主觀點,他當然要做出一部分表率,提前起身,從教室中間的位置來到左側。
其餘七人也快速起身,跟隨在後面。
不管是真刀真槍的打仗,還是打嘴仗,這氣勢不能輸,儘管他們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而已。
陳銘的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變化,絲毫不慫,對著右側四十多人昂首望去,眸子平靜。
等待開始。
對面幾十號人,也快速換位置,中間是導員負責記錄坐的地方。
陳銘知道A組人多,不見得就是他們思維一致,絕大多數對自己的觀點很模糊,認為有道理,但不足以有辯論的能力。
還有一部分就純屬是從眾心理,他一個少校,寫出來觀點,能比人家在部隊浸淫數十年的上校還要深刻?
所以,很多人下意識就以為,職位越高的人經驗越豐富。
不可能在這方面出錯。
當然還是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是跟他們一致。
一份文稿頂多幾頁紙,很難能夠闡述所有人的觀點,也發掘不出一個人的全部思想。
辯論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統一基礎,學到更多全方面的作戰指揮學和軍事訓練學的觀點。
拉平相互之間的水準,開啟第三階段。
看到雙方都已經到達位置,導員楊豐瑞笑著點點頭,顯然他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
人多人少都沒關係,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觀點真正的講出來,做到詳細的分析,這一趟國防大學進修就沒白來。
辯論會目的也就算達到了。
“好了,所有領導同志請坐下。”
“現在辯論會開始,導員同志負責記錄。”
“陳銘同志的課題文稿寫的比較全面,首先就由你來闡述一下為什麼要把指揮環境,指揮手段和指揮資訊列入指揮要素當中。”
伴隨辯論會開始,現場的軍官都有些緊張了,由不得他們放鬆啊。
講臺那個方向,多媒體大螢幕下,還有一張黑臉盯著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