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別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
“就像你之前說的那誰跟誰幾天不見的故事,你可不能死讀書啊。”
俞水山心領神會,默契十足“是魯肅和呂蒙的典故,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只要你願意學,我就願意教。”
俞非晚鼓搗著面前的青苔,只覺得被猛的塞了一嘴狗糧。
但,她也終於相信了來自遺傳的偉大力量。
怪不得她講給萍萍的成語故事,萍萍只記住了形象有趣的故事,忘了成語本身。
原來,源頭在這裡。
“奶奶,爸媽,我餓了。”
俞非晚煞風景的開口了,打破了李蘭和俞水山之間老夫老妻的溫情脈脈。
俞非晚發誓,她絕對不是吃狗糧吃撐了。
她是溫柔細心,考慮到該吃午飯了。
“廚房已經和好了面,去擀開切條就行了。”
老太太提醒道。
李蘭爽利的笑了笑,一本正經道“我知道,這個時候可以用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你們想吃拉麵、扯麵,還是面片兒?”
“粗細?”
俞非晚踴躍的表達想法“我喜歡吃細細的面。”
“媽,別聽非晚的,她口味奇怪的很,最喜歡吃煮出來一坨一坨的細掛麵。”俞萍直起身體,反駁道。
俞非晚眯著眼睛笑了笑“西紅柿炒雞蛋配掛麵,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俞萍晃晃肩膀,不能苟同。
李蘭抿抿唇,揮揮手“家裡好像沒買掛麵,大不了今兒中午粗細面都做,這又不費事。”
“說起了雞蛋,咱是不是能在後院搭個小雞窩,養幾隻母雞,不用多,三五隻,下的蛋夠咱們每天吃就行。”
旁人還沒來得及說話,李蘭就自己先否決了“算了,還是再想想吧。”
巷子裡,一院跟一院,幾乎是只隔著一個狹窄的風道就牆挨著牆,離的很近。
養雞,打掃的再幹淨,也難免多多少少有一些味道。
還是先處處,打聽打聽左鄰右舍介意不介意,然後再做決定。
李蘭在廚房忙碌著,俞水山又脫下乾淨的衣裳,換上舊衣裳,揮著鋤頭在屋子後的園子翻地。
其餘人則是繼續在拾掇著木涼亭。
廚房飄散著嫋嫋飯香味時,木涼亭縫隙裡的雜草已經被拔得乾乾淨淨,四周陰涼處的青苔也清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