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靠在涼亭的柱子上,帶著欣慰的笑容“過段時間,咱們買壺桐油刷刷柱子和地板,防蟲蛀還防雨水,看起來也能更順眼些。”
“等夏天了,也能納涼。”
付婆子擦拭著額頭上薄薄的汗珠,猶豫道“咱們能在後院種一個酸杏樹嗎?”
這是付婆子第一次主動提要求。
老太太明顯更高興了“行啊,怎麼不行。”
“你喜歡酸杏?”
老太太巴不得付婆子能像正常人一樣有喜有怒,有需求。
付婆子蹙蹙眉,神情惘然又懷念“隱隱約約記憶裡有一棵杏樹。”
老太太眼睛一亮“你想起你小時候的事情了?”
童養媳,本來也是有家的。
“沒有。”付婆子搖搖頭“就是想起了一個酸杏樹。”
老太太安撫道“沒事兒,想不起也沒事。”
“過幾日,咱就去看看有沒有哪裡賣杏樹苗的。”
“種杏樹好,種杏樹好啊。”
“寓意好,代表著吉祥和喜慶,還能吃。”
“你以後要像剛才這樣,想說什麼,想要什麼,都別憋在心裡,咱都是一家人,什麼事都不能有商有量的來。”
付婆子眨眨眼“村裡那院子賣了嗎?”
“我,我不是想把錢要回來,我是怕咱們這段時間花錢如流水,過些日子水山做手術錢不夠。”
“人命關天的事情,得備的充裕點兒。”
“我也想有用。”
最後一句話,才是付婆子最想說的。
她也想變得有用,而不是隻被照顧被可憐被同情。
“還沒。”
“水山找了專門買賣出租房子的人,雖然得出些佣金,房子賣出去以後得給人抽成,但咱省事些。”
“畢竟那幾戶跟咱都是一個村的,咱出面扯來扯去不見得有結果。”
“至於水山住院做手術的錢,都存著呢,沒敢動。”
老太太笑意盈盈的解釋著,心中滿意極了。
看來,她這段時間對付婆子的言傳身教還是很有用的。
想必,過不了多久,付婆子就能自如的和鄰居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