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舞弊大案,有都察院御史孫守正當庭彈劾引發,如今都察院左都御史再奏鏗鏘之語,似乎要將舞弊案愈演愈烈之勢……
但官員之中的精明老練之人,卻猜到周顯揚此番話語,不過是都察院觀風看勢之後,所表面的立場和態度。
當初都察院御史孫守正,突然當庭揭開會試舞弊大案,連他的上司左都御史周顯揚、副都御史劉宇清都始料未及。
他們都深知科舉舞弊,牽連甚廣,兇險叵測,未知根底之下,都不敢輕易牽扯其中。
即便嘉昭帝當庭震怒,徐亮雄當庭辯解,皇帝下旨推事院、大理寺嚴查,周顯揚和劉宇清都不置一言,不表一態。
等到昨日官員休沐一日,神京城中形勢大變,十餘名今科貢士舉子入獄,舞弊大案已成舉火焚天之勢。
等到今日早朝,郭佑昌當庭剖析徐亮雄鬻題始末,嘉昭帝命推事院、大理寺嚴審徐亮雄。
周顯揚和劉宇清知道舞弊已成鐵案,周顯揚作為孫守正的上司,都察院扛鼎首官,自然要把之前未表之態,一一補全。
以此彰顯,風聞而奏,維護綱紀,匡扶正溯,嫉惡如仇,堂堂御史清名,向當今聖上顯示,都察院並不只一個孫守正……
……
嘉昭帝聽了周顯揚之言,臉上神情陰晴不定,他臨朝十幾年,見多了朝堂上魑魅魍魎,官場上的套路手段。
要說周顯揚之言,完全出於公心,那就未免太可笑。
但是,周宣揚之言,並不是空穴來風,而且大有道理。
他看了眼殿中列班官員,那些曾為會試屬官的官員,或臉色蒼白,或神情驚懼,或低頭沉思,似乎醜態不一,心中有些發冷。
堂堂春闈大比,本是清貴嚴慎的國之大禮,可就有春闈官員舉止輕忽,招搖狂悖,不懂自守,不知收斂,視國事如同兒戲!
此風不殺,國事不靖,過而不糾,法紀不張……
嘉昭帝銳利的目光,巡視殿中列班官員。
說道:“準都察院所奏,朕命推事院、大理寺嚴查春闈屬官結交舉子之行,如有失德失矩、賄賂舞弊之舉,不可姑息。
吏部依照清查結果,按吏部官員考績定規,擬定官員處置方略,上呈御前裁斷。”
嘉昭帝口諭一出,大殿中列班百官,心中都生出寒意,這起科舉舞弊大案,漸成火燒連營之勢,不知有多少春闈屬官要倒黴……
官員列幫中的周君興,聽了左都御史周顯揚的上奏,心中有些不自在。
雍州道御史孫守正當庭彈劾,揭開春闈舞弊大案。
當時周君興還是心有慶幸,因孫守正在他之前揭破此事,能掩蓋他挑起事端的不少漏洞。
但是,方才左都御史周顯揚一番諫言,在孫守正之後再增波瀾,生生將都察院塑造成春闈舞弊案的急先鋒。
就像春闈舞弊大案揭開,完全是都察院全力之功,推事院倒成了他們的簇擁打手……
好在聖上依舊將春闈官員清查之事,交給推事院、大理寺辦理,大理寺在事情始發,就已失去了先機主動。
數十位春闈屬官的仕途前程,就此掌握在推事院手中,這讓周君興心中生出森然得意。
況且,十餘位涉案貢士舉子之事,還並不算完,昨日大理寺在城門設伏,已將林兆和拿住。
今日林兆和會轉押推事院,將其與吳梁對峙審訊,只要林兆和舞弊罪行落定,堂堂會榜第三也會就此隕落。
到時推事院之威,必定令人談之色變。
即便是會榜第一的賈琮,周君興相信只要糾察細密,他真的就能無錯無漏……
……
早朝退朝之後,嘉昭帝的鑾駕,緩緩走在去乾陽殿的路上,。
此時旭日高升,初夏陽光明耀,照射四周,再無半分陰影魑魅。
但是嘉昭帝的心緒,陰鬱沉重,想起今日早朝之上,本次舞弊案顯露的重重醜態,心中難言煩躁。
這幾日他所遇都是糟心之事,唯獨賈琮成功營造後膛槍,才是唯一令他欣慰的喜事。
嘉昭帝對隨侍身邊的郭霖說道:“今日申時,宣賈琮入宮,朕要諮問後膛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