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此言,天子劉啟也是一驚,劉榮回長安不過數日,怎會有何事惹怒了太后。
“你如何得知?”。
“殿下派其侍從王聲來急報於臣,這人此時還在殿外!”。
如此天子劉啟哪裡還不知道,這是劉榮在向他求救。
當即便起身對晁錯言道:“此《推恩策》,晁卿拿回去細看之,朕還有他事”。
晁錯也看了出來定是出了急事,固此也多言,只說了一聲,“諾!”,便告退離去。
之後,天子劉啟朝立即乘車往長樂宮而去。
而劉榮在隨著馮煜到長樂宮這一路上,走的是不緊不慢,這將行馮煜更是數次催促劉榮快行之。
然為了拖延時間,不過一刻之路途,劉榮是硬生生走了快兩刻才到之。
一入長樂宮長信殿,劉榮只感覺這殿中的氣憤,與此前多少次來之皆不同之,只感覺殿中有一股肅殺之氣。
望著端坐床榻之上,表情有些複雜的竇太后,劉榮行禮道:“孫兒劉榮拜見祖母”。
竇太后卻未像平日一般,令劉榮起身,而是略帶訓斥你般的言道:“跪下!”。
聞言,劉榮只得應聲跪地。
“哀家問你,我大漢素來以何而治天下!”。
劉榮一拱手便道:“自然是以孝治天下,我大漢自高皇帝起,歷代皆是以孝為先者”。
“既然你知道,還為何對你母親不孝!”。
竇太后此言一出,劉榮便知道了,定然是自己那母親慄姬來向祖母告狀來了。
“祖母容稟,孫子絕無對母親不孝,自太皇太后殯天,母親便對孫兒不予理睬,平日孫兒到母親宮中問安,然母親從不願見之。
固此孫兒曾在母親寢宮面前長跪懺悔,卻仍不得見之,求祖母明見”。
平日對於劉榮,竇太后印象還是不錯的,只要其在長安,不隔幾日,便會到長信殿問安。
固此,對於慄姬說劉榮不孝,從不到其宮中參拜,薄太后自然是心憂疑慮,如今聽到劉榮如此說,就更是疑惑了。
接著竇太后便將慄姬從一旁內堂中喚了出來。
劉榮可是清楚的很,不管自己到底有沒有不孝之舉,絕不能當眾頂撞慄姬,若是如此,這不孝的罪名便是真的要戴在劉榮的頭上來了。
固此,一見到慄姬入殿,劉榮當即便叩頭道:“母親若是說兒子不孝,無論原由,兒子自願受母親之懲處!”。
既然是狀告到了竇太后處,慄姬此刻已然完全放下了兩人之間的母子之情,與劉榮之間只剩下了憤恨。
適才劉榮之言,慄姬在後堂中聽得可是清清楚楚,一見到劉榮便是破口大罵,“逆子,到了太后面前還敢巧言令色!”。
就在此時,只聽殿外謁者喊道,“陛下!駕到!”。
聽到是老爹總算是來了,劉榮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了下來。
一入殿,天子劉啟便怒斥道:“慄姬你欲何為!”。
聽到劉啟的訓斥,慄姬當即便停下了動作,跪地道:“臣妾拜見陛下”。
然天子劉啟接著言道:“告訴朕,如此你意欲何為!”。
而慄姬卻是言道:“陛下,劉榮對臣妾不孝,望陛下懲處!”。
“哦?劉榮不孝,朕怎不知?”。
接著慄姬便又將自己告訴竇太后之言,向天子劉啟複述了一遍。
氣的劉啟是當場大怒:“然朕怎會不知劉榮之性情,自太皇太后殯天,劉榮送皇后回宮,你便不願再見劉榮。
此事在宮中傳的是沸沸揚揚,還是朕命人將此非議壓了下去,不想你今日竟敢言此為劉榮之過,天下哪裡有你這般母親”。
竇太后可以不信劉榮與慄姬的話,然天子劉啟的話,其自然是信之。
差點便要被慄姬給騙了,氣的竇太后是當場暴怒:“來人,速將慄姬拿下!”。
竇太后言畢,便有數個士卒入殿便要擒拿慄姬,這時慄姬是痛哭流涕道:“陛下!陛下救我,陛下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