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軍都察院也就是距離宮城有些遠,想要面聖的時候還得騎馬才能過去。
除了這個弊端,這都察院可是沒有絲毫寒酸的,與其他的那些府衙只強不差。
張懋和馬文升先後找謝至,謝至吩咐人上了茶後,又去兵器所把尹冰喊了過來。
這個事情總歸是要他們幾個人先行碰個面的,這次能辦得圓滿,這個事情才有可能一直保持下去。
這次若是出個什麼差錯的話,那可要直接夭折了。
尹冰的兵器所雖與五軍都察院不遠,而尹冰也算是謝至一手提拔起來的,但弘治皇帝的旨意卻也不能只下一道,由謝至一人全權代表的。
因而在謝至派人喊尹冰之時,尹冰便知曉謝至喊他的原因了。
尹冰到了之後,謝至便開口道:“這個對抗演習是某與陛下所提的,而現在陛下又把此事的組辦全權交於了我們在坐的幾位,某先與幾位詳細介紹一下這個對抗演習。”
謝至在這個事情之上只是大致的介紹了一下而已,張懋等人也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理解。
他們作為組辦方都不能統一想法的話,這個事情恐也做不好的。
謝至要介紹,幾人也沒有不耐煩,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很快,謝至便開口道:“這個對抗演習要無限接近於實戰,要讓兵丁體會碰上敵人要如何應戰,說是對抗演習也是一個對於敵人交戰的練習,習武雙方也不能總是打沙袋,到了一定程度也得兩兩比試一番的,可若比試,就得真刀真槍,可如此一來,難免會傷人,這樣練兵的初衷是要雙方都更強,而不是要以犧牲一方的代價換來,所以說,武器的選擇必須得采用傷不了人的那種,在這個方面之上,某已有所準備了,裝備於火器之中,只有痛感也會在身上留下記號,無論打到身上哪裡都不會傷了性命的。”
謝至這番話音落下之後,緊接著又道:“尹冰,某做些樣板,你的兵器所辛苦些,早些把這些東西都弄出來。”
尹冰也沒多言語,直接應道:“好,沒問題。”
尹冰答應之後,謝至又道:“至於刀劍那也好辦了,採用無刃的便是。”
對兵器的問題解說明白之後,謝至才道:“接下來便要為演習地點考慮了,是雲中進京,還是讓神機營去雲中,二位對這些方面皆有所經驗,二位定吧!”
這個地點的選擇很簡單,到哪裡都一樣。
張懋還未開口,馬文升便道:“英國公之見呢?”
張懋年紀擺在那裡,出於對老者的尊重,這個事情都很有必要先聽張懋的意見。
張懋並未馬上回答,想了片刻才終於出言道:“老夫想還是讓神機營出京吧,也讓韃靼瞧瞧我大明的威武之師,再者說來,既是兩軍交戰,便必須要選人煙稀少的寬闊之地,在京師很難找到這樣的地方。”
其實吧,京師人煙稀少的地方少,雲中更少的。
張懋出言之後,馬文升並未持有贊成意見,反駁道:“老夫之見,這個地點還是選在京師的城郊較好一些,畢竟這是第一次對抗演****總也得是把這些實際的戰況把握清楚的,若在雲中,光是報信恐也得需不少人力也很難達到及時的。”
馬文升這個說法倒是還挺有道理。
第一場演習總得實實在在的讓弘治皇帝瞧在眼中才是,只有把這些情況把握清楚了,往後是否繼續搞這些對抗演習那才有一個很明確的定論的。
馬文升話音落下之後,謝至開口應道:“某倒是覺著馬公之言頗有道理,至於公爺所講的雲中地界寬闊恐不盡然,現在雲中的很多作坊拔地而起,成片的流民都雲集到了雲中,想找到一塊合適的地方還真是不太容易,不過公爺所說要讓韃靼看到我大明的威武之師這個倒是有理,但要讓神機營出京對抗的話,已是不適合選在雲中了。”
謝至才剛從雲中知縣卸任不久,雲中的情況如何他自是瞭解的。
只不過,謝至這一番回答也沒解決多大的問題,是神機營出京,還是雲中衛進京依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張懋特別不客氣的瞅了一眼謝至,喊道:“拿輿圖來。”
張懋他是帶著親兵,可他那親兵佩刀佩劍的也不會陪著輿圖的。
最後那輿圖還不得是謝至喊人去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