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測試的結果是非常安全。
老黃一度忍不住問是不是覺得找出漏洞不好交代,還想著給這哥們做心理建設。
結果愣是看到這個團隊給河圖系統出具了安全測試報告。
他大感震撼,然後就聽李顏給他打了個電話
“感謝黃行長心繫河圖系統,還願意出資找公司給我出測試報告。”
搞得他非常尷尬,只能反過來誇讚李顏的系統穩如泰山堅如磐石,他對於未來的合作表示了高度的期待。
話說到這份上,後續工作自然順利了。
老黃怒氣衝衝地找到安全測試團隊,質疑他們倒打一耙。
結果被訴苦曰,攻擊河圖系統的時候被逮住了,不得已只能出個測試報告,把事情變好看點。
老黃表示好看個屁,這完全就是戰敗書。
李顏這工作幹得輕描淡寫的,甚至未來科技的工作人員一度都不知情。
收到測試報告之後才傳開來,給了許多新員工一點小小的李顏震撼。
還例如“流水線最佳化魔法”。
三月中,黃展曾主動找李顏交流手機生產的流程。
主要是他畢竟造出來過8,在經驗上肯定要比空白狀態的李顏更豐富。
一方面是為了兩人合作的專案能有更好的未來,一方面則是……難得我有比你牛逼的地方,不顯擺顯擺渾身難受。
結果讓他不太好接受。
首先是李顏的手機在硬體上有不少讓他疑惑的地方,大了不止一點的螢幕、沒有下方按鈕、突出的鏡頭與相對薄不少的機身、以及許多驚人的細節工藝。
這導致了他的經驗也不是非常可行,基礎的內容周揚團隊已經解決了,黃展本來準備跟李顏掰扯一些自己踩過的坑,結果發現要麼李顏壓根不走這條路,要麼……是黃展自己沒踩過的坑。
黃展以為李顏會要麼走極致平民路線,要麼走極致堆料路線,沒想到他硬體配置其實中規中矩,卻在一些有點莫名的地方下了狠料。
在他看來,李顏這個路子會導致價格虛高,顧客只在乎配置效能,外觀細節差不多就行。
沒想到李顏的回覆是“工藝這種東西學會了就可以壓成本”。
第二便是流水線的最佳化了。
黃展還在糾結李顏搞出來的需求跟他不一樣,開模還好說,後邊流水線調整可是件麻煩事。
然後就看到李顏展示了他設計的完整蛟龍手機生產流水線。
……直接設計出來?
這別說黃展懵逼了,未來科技硬體相關部門的,哪個不懵逼?
流水線又不是什麼連線遊戲,李顏就算再強也得遵照基本法吧?
李顏擁有的系統最令人難以理解的兩點,倒不是技能高度——例如他目前掌握的強悍計算機能力,大家都可以用“不世出天才”的說辭理解——而是“學習速度”跟“全能程度”。
人可以在某一方面很突出,但方方面面都很突出就超出認知了。
人可以很有學習天賦快速掌握某一方面知識技能,但把別人幾十年積累的時間跨度變成以“月”乃至“天”為跨度,就實在是太過分了。
現在這個獨立設計的流水線,直接從以上兩方面刺激著新人舊人的神經。
一時間“李總竟然也會搞機械”跟“李總竟然一個月搞出流水線”兩句話在未來科技瘋狂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