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到最後就變成了“李總特別能搞”。
……李顏對此不予評價。
不過誇得多了,自然也有人多想,流水線這個東西可不是買現成的去拼裝,且不論李顏的設計到底實用性幾何,現在距離他自己承諾的釋出時間也沒多久。
總不能從零開始搞流水線吧?
李顏表示為什麼不能?
他參考了各類自動化機械公司的模板化產品,從裡邊挑選組合,最終需要定製與修改的內容並不多。
而且他並不準備整套流程都靠自己的流水線,而是“拼”到黃展的工廠裡。
他直接把手機生產的流程一切三,自己這邊開頭,送到黃展那邊補充,再回來未來科技收尾。
就這麼硬生生接上了。
這其中到底要思考多少複雜的東西,黃展是不敢想的。
周揚團隊裡那些搞機械的員工,非常好奇李顏如何在購買模板化的流水模組同時實現細節工藝的自動化,這倆聽起來就非常相悖。
李顏表示買回來自己寫程式就行了。
黃展看著這群目瞪口呆的年輕人,心裡突然湧起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
他看別人被李顏震撼得無以復加,竟然有一種“對就是這樣”的爽感。
相比之下,什麼搞定衛德地圖客戶端研發,什麼手勢操作的成功實現,都算不得太了不起的事。
在李顏可怕的實操能力表現下,連驚人點子的光芒都顯得不那麼閃耀了。
倒也正常,能力的強大是當下就能看出來的,想法的突出與先進,往往還需要時代的加持。
隨著李顏神奇事蹟逐漸在公司內部流傳,他的威望也在不斷攀升。
對他心服口服的人越來越多——能力越強反而越服氣,公司裡目前最有反骨仔氣質的,都是那批作為中等管理層的中年人。
手上功夫比不了,滿腦子想著用經驗壓人。
可惜李顏完全不吃這一套,他們的上級唯李顏馬首是瞻,下屬又對李顏心服口服,所以他們也只能乖乖幹活。
李顏還跟汪紫溫欣交流過,認為自己還是太保守,才需要招這麼一批所謂有管理經驗的老油條,實際上目前為止貢獻值非常低。
不過汪紫勸道“管理工作總是看不見的,而且有些工作在八小時以外,在公司以外。”
算是把李顏給勸住了。
有了如此強悍的威望,李顏開會也越來越乾脆。
尤其是硬體開發相關的會議。
周揚還好,他自從見識了李顏搞流水線工作的強悍之後,慢慢下放了身段,對於李顏的要求,大部分時候選擇先落實再提問。
但李光德不一樣,他是搞設計的。
設計這東西,因為主觀審美的存在,也是一種“文無第一”。
李顏每次開硬體開發會議,基本都是在大刀闊斧地砍,堅決地否定。
最常說的幾句話是“這個思路不需要再提,砍了。”
“我拒絕這種設計。”
“這塊東西沒必要加,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