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忻以這一劍,向著人世間,正式宣告了拙峰數子的迴歸。
西土。
黃沙夾雜著鮮血垂落,遍地赤色與黃色交接之間,夜幕的那些星辰,再次擁簇在一起。
隨後出招。
松巖迴歸,盤旋于徐忻身側的剎那,夜幕與拙峰三位師兄弟的廝殺,才真正拉開了大幕。
雖然徐忻藉著久不為人知,突然暴起的一劍襲殺了夜幕八人,但夜幕此番派來西土的星辰,卻足有三十六位。
此刻,還剩下二十八人。
生滅境主星兩人,天同,以及天梁。
生滅境輔星兩人,八座,鳳閣。
山巔境輔星,六人。
九境支辰,十八人。
就在劍鳴驟起的同時,夜幕剩下的這二十八位星辰,雖無言語交流,但卻默契地分為三列,競相朝著拙峰的三位師兄弟殺去。
以天同和天梁在前,八座和鳳閣在後,夜幕四位生滅境的主星與輔星,不出意料地選擇了一齊殺向徐忻。
夜幕的人數,終歸是佔有絕對的優勢,站在廟堂極高處的那些大人物,顯然對西土這場襲殺早有謀算,算定了在拙峰的師徒二人之外,定會還有來援。
三十六位星辰,從一開始便是為了誅殺所有與方家有關的修行者。
境界之優,人數之優,便是夜幕決定這場襲殺勝負的真正依仗。
如此優勢之下,哪怕皇朝傳下的硃紅殺令之上,明面所寫僅是要誅殺方塵一人,此時的天梁和天同,卻已然做出決斷,要讓那硃紅殺令再添兩人。
更甚至,是三人。
松巖再次出鞘,四位生滅境的包圍,饒是以青山劍仙的高傲,正面應敵時也不得不暫時避其鋒芒。
徐忻身側,兩隻大袖隨風鼓盪,縝密劍氣如龍捲驟起,將這位劍意一道推演到極深處的拙峰五弟子牢牢擁簇其中,松巖與劍氣一齊盤繞,依仗著御劍一道的人間極速,以及青山劍器殺敵時候的狠戾,竟是生生將四位夜幕的生滅境星辰盡數攔下。
生滅之下,乃是山巔。
青山仍舊存世的拙峰數子之中,較之徐忻和荀留的沉寂,或者沈鄉的入世,那位仍舊偶有足跡留於人間的八弟子邢仞,在人族天下卻是擁有著其餘同輩弟子,完全無法比擬的殺伐盛名。
江湖中人,往往更喜歡叫邢仞為屠夫。
這位看起來吊兒郎當,向來眯著眼提著酒行走世間的年輕劍客,所修行的大道,乃是青山劍道中至高几道之一的歸一劍道,萬劍歸一之後,拔劍只出一劍,出劍便是殺人劍。
所以,邢仞在人族天下的數次顯跡,無一不是遍地血腥。
夜幕的諸多星辰,顯然對邢仞的警惕更甚,雖然青山卷宗所載,邢仞修行路已然斷絕,無法踏足生滅,但自人族天下各處不斷傳回大夏的密函卻也紛紛言明,青山拙峰當年一代天資最為出眾的這位弟子,境界未破,但戰力幾乎已要踏破同境桎梏。
是的,老峰主膝下數位弟子這一代的青山劍修,包括已然踏足至尊一境的掌教陵子期,其中天資最甚者,偏偏是邢仞這個嗜酒如命的酒鬼。
邢仞當年,可是一如而今的方塵和洛千瀧,九境齊登三座劍樓。
四位生滅境同去圍殺徐忻,顯然是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誅殺了青山的三位師兄弟中實力最強的一人。
但也正因為這一點,無法抽調出生滅境戰力前去壓制邢仞,夜幕便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用以圍攻。
六位山巔境,加上六位九境,便是此刻夜幕抽調出的,用以圍殺邢仞的全部戰力。
雲端之上,老峰主與大夏黑湖至尊的廝殺,幾乎是將周身萬丈之內雲海盡數掀翻抹滅,遍地黃沙在天色映襯之下,卻是半壁赤紅,半處雪白。
至尊大道,足以逼得天地退避。
大道之下,三處圍殺隨之劍氣四溢。
皇朝傳向夜幕的硃紅殺令,其根本目的終究還是為了斬殺方家遺孤,所以前來圍殺方塵的夜幕支辰,足有十二位。
若以單以境界對比而言,徐忻是以一敵四,邢仞是以山巔境對陣六位夜幕山巔境輔星,以及六位九境支辰,那麼青山小師叔便是要以一敵十二。
以一位九境劍修,對上足足十二位同境修行者。
若是以大夏蓮會之中,方塵暴露出的戰力來看,十二位九境,對於青山小師叔而言,幾乎是沒有任何翻盤可能的必死之局。
夜幕的九境,絕不是那些沒有絲毫底牌的尋常武修,大夏皇朝六千載國祚積累的底蘊,完全足以培養出可以匹敵上宗天驕的年輕一輩。
這樣的十二位九境修行者同時圍殺,在人族天下任何人看來,都不是九境的年輕一輩可以抵擋的,甚至於未入道前的佛子與道子,大抵也無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