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誰在這則公告發出後,變得歡呼雀躍起來的話,那必然是“夸父”工程和五大單項的研究人員。
先前,他們也和外界一樣,一致認為陳舟就是掛了個總指揮的名,沒有總指揮的實。
畢竟,他們這些“夸父”工程的研究人員,都沒見過陳舟這位總指揮幾面。
即使是在“夸父”工程明顯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幾次調整研究新方向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見過陳舟。
更不要說,陳舟還時不時的有那麼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現,代表著他正在研究其他的課題。
按理說,哪有這麼“不負責任”的總指揮。
倒是潘老的面,他們是時常能夠見到,也就把潘老當做了“夸父”工程實際意義上的總指揮。
其餘五大單項的研究人員,就更不必說了,他們壓根沒敢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往“夸父”工程上面去想。
而現在居然告訴他們,他們都是“夸父”工程的研究人員,馬上要進行合組研究,五大單項不復存在了,以後只有“夸父”工程這一個研究團隊。
更重要的是,這個研究團隊的總指揮,還是那個“不負責任”的陳舟。
這怎麼看,怎麼不敢相信。
也直到這時候,所有的研究人員才意識到,陳舟這位總指揮應該是故意透過其他的研究成果,來撇清他與“夸父”工程的關係,讓外界造成誤會。
再細想一下的話,他們在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很多時候都莫名其妙的就被解決了,答案就那麼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這很明顯就是陳舟的手筆,除了陳舟外,他們不知道誰還能夠以這樣的研究效率去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陳舟一直是他們的總指揮,並且一直在幕後把控著研究進度,解決這研究上出現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的“夸父”工程研究,豈不是……
只能說,科技部門的這則公告,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都是一則爆炸性的訊息。
但不管外界如何去想,如何去應對,又如何去擔心,也不管內部研究人員的心情如何跌宕,如何難以置信,如何激動不已。
在這則公告發出的一週後,“夸父”工程的研究團隊,與五大單項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合組,屬於“夸父”工程的合組研究,正式到來。
在合組研究開展後,李振邦的工作量,陡然增加了不少。
這可不像前三年時間裡,有陳舟去吸引火力,引導人們忽略“夸父”工程這一研究。
合組研究之後的“夸父”工程,可以說是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必須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確保實驗資料和資料的安全可靠。
除了李振邦之外,潘老、吳志鵬這兩位副總指揮的工作量,也是增加了不少。
畢竟,現在是真正意義上,屬於“夸父”工程的最後階段了,他們倆必須做好研究的協調工作。
反倒是方青華這些五大單項的負責人,比之先前輕鬆了一些。
先前他們需要作為單項負責人,全面負責單項的研究工作,所需要操心的東西,自然比較多。
但現在,他們的名義雖然沒變,但整體的研究把控,卻不需要那麼操心了,只要做好單項研究的工作,配合“夸父”工程的整體研究就行。
至於陳舟,好不容易恢復的良好生活習慣,再一次被打破了,重新投入到了極限研究狀態,去攻克最後的10%進度。
關於“能源解決之答案”最後的10%進度,陳舟將其分為了10個階段。
沒錯,他就是按照1%的進度為一階段,打算一步一步的,用十步來走完這最後的10%。
自然,陳舟給外界透露出來的訊息,又變成了那個“掛名”的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