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這一年,學術界雖然還有不少議論諾貝爾獎因陳舟的退選而失色的情況,但整體上算是難得的平靜。
畢竟,這一年的陳舟,似乎是安靜了下來。
除了作為通訊作者,出現在了張一凡研究團隊的材料論文上,並沒有像以前一般,一年冒出多個重磅級研究成果。
當然,沒有一個人還會像先前那般,想著什麼陳舟沉寂了這回事,他們可不想再轉手就被陳舟的論文打臉。
就在有些人這麼想著的時候,陳舟新的研究論文,果然出現在了預印本網站ePrintarXiv之上。
這篇論文正是在大統一理論下,關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研究成果。
陳舟也因為這一研究成果的完成,成功完成了物理學滿級升級任務的最後一項。
物理學和數學一樣,成功升級至滿級!
對此,陳舟還是挺開心的,只不過沒有數學升至滿級時那麼激動。
畢竟,物理學滿級升級任務的最後一項,算是水到渠成的事。
如果不是他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夸父」工程的研究當中,他相信這一天會來的更早一些。
只不過,外界並不知道陳舟的想法,在這一成果問世後,陳舟在物理學界的地位,也變得牢不可破。
更關鍵的是,這一成果的誕生,算是代表著大統一理論後,新物理學研究的第一成果。
為探索宇宙奧秘的征程上,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並且,也由此證明了大統一理論的重要性。
在陳舟的論文出來後,開始有人猜測,陳舟是否會舉辦一場世界物理學家大會,就像先前的數學家大會一樣,作為開啟新物理學時代的回答。
只不過,這種猜測過了好長時間,都沒有得到回答。
不管是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還是陳舟本人,都沒有說過任何這方面的訊息。
倒不是陳舟沒有這方面的想法,而是現在的他,實在抽不出時間來舉辦物理學家大會。
隨著2022年的到來,五大單項的實驗,也逐漸步入了尾聲。
目前,已經有兩個單項的實驗研究完成了,剩餘三個單項的實驗,也處在最後的攻堅收尾階段。
也是在這時候,五大單項的負責人才認識到,他們在研討會上的表態,是真的不可取。
實驗不是用嘴保證的,而是靠實打實的實驗結果來支撐的。
也幸好陳舟和潘老否了他們的表態,給了一個充裕的時間。
要不然,他們就算是按照預想的鉚足了勁,估計也很難在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實驗研究。
到那時,可就真的打亂了整體的研究計劃,他們的責任可就大了。
在慶幸的同時,五大單項的負責人,以一種更為負責的態度,進行著實驗研究。
實驗中出現的大部分問題,也是由他們單項研究團隊,組織人員攻克解決的,給陳舟節省了一定的時間。
對於這一改變,陳舟自然是欣喜的。
如果說「夸父」工程是一,那在「夸父」工程之後,必然還有著二三四。
只有研究人員整體的能力提升,才能真正促進華國科研事業的發展,改變科研的局面。
這也是陳舟希望透過「夸父」工程的研究,傳達給每一位科研人員的。
在其他三個單項的實驗陸續完成,「夸父」工程的研究,從整體進度達到90%後。
陳舟和潘老一塊,與李振邦共同商定了最後的合組研究時間。
就定在不久後,2022年的2月15號,也是華國新年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