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一次,沒有人再相信陳舟是掛名的了。
他們已經天真的上了三年當了,這會正盡力的彌補這三年的空窗期。
尤其是米國這邊,更是加大了對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究投入,力爭在“夸父”工程之前,實現這一關鍵性技術。
當然,他們無法確定“夸父”工程的具體研究進度,只能靠猜,猜他們自己還剩多少時間。
在這一過程中,外界也陡然發現,陳舟所釋出的材料論文,居然也是為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所服務的。
這一材料,不單單是在半導體行業,有著絕對的市場前景,更是能夠解決可控核聚變技術中材料的痛點。
這一發現,立馬又將陳舟與材料,拉到了學術界討論的熱點之中。
趁著這股熱鬧,陳舟又讓張一凡放出了一個階段性的研究成果,再順便收割一波。
張一凡自然樂在其中,他清楚地知道,這就是在給他的團隊,掙未來實驗儀器的錢。
畢竟,廬州應用科學技術研究院那邊的實驗儀器,可都靠這個材料來掙呢。
時間很快走過一個又一個季節,來到了又一年的國慶節。
在長假的背景下,“夸父”工程研究團隊,卻是無一人放假。
眾人齊心協力,按照陳舟每個月都會調整的研究規劃,不斷做著突破。
陳舟也一步一步的走到了97%的研究進度,還剩最後的3%。
平均算下來的話,一個月走一步,完成1%的研究進度。
實驗方面的話,一直在跟進最新的理論研究進度,目前稍微落後一點,達到了95%的研究進度。
在科技部門的會議室裡,陳舟與“夸父”工程研究團隊的核心成員,召開了又一次的研討會。
這一次參會人員,並不侷限於負責人級別以上,而是達到了近二十人參會。
當會議室內眾人看到陳舟出現時,一個個都變得激動起來。
雖然合組研究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但是他們還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直到這一刻看到陳舟後,當聽到他說出“夸父”工程的研究進度,已經突破至95%時。
所有人才真切的感受到,他們居然都是這一偉大工程的研究人員。
研討會的主題,是解決當前研究中的重大問題,為最後的實驗做準備。
只不過,讓所有第一次參會的人員感到驚訝的是,還沒等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呢。
那些在他們看來困難重重的問題,陳舟已經在白板上給出了答案。
這一幕落在潘老等人眼中,他們俱是含笑不語。
曾幾何時,他們不也是這樣一副表情嗎?
研討會的最後,陳舟說道:“當前的問題,我已經解決了,望諸位同心協力,儘快做到理論與實驗的同步。”
“至於“夸父”工程最後的障礙,我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