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對這個花費的時間,進行評價。
以前陳舟不太理解,但現在,他懂了。
最明顯的就是,系統一直強調的,讓他珍惜時間。
時間是一種有限的東西,只有精準的把握了自己不多的時間,才能更好地去利用它。
另一個則是,系統透過課題任務與時間的關係,應該就是在暗示他,基礎科學停滯與時間的關係。
還有一點就是……
這點,倒是陳舟自己的猜測了,卻不知道對不對。
那就是透過研究課題的時間成本,繼而衡量陳舟做出基礎科學突破,所需的時間成本。
以及,為了那個導致基礎科學停滯的第二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不是別的,正是陳舟剛接受的。
挑戰任務1的獎勵,能源解決之答案。
用以往的時間成本,來衡量陳舟解決能源問題的可能。
而且,陳舟覺得,挑戰任務2,大機率就是解決能源問題了。
至於到底是不是,還是說得等到挑戰任務3,或者挑戰任務4,那陳舟就不知道了。
能源,這是一個十分誘人,且每個人都在面對的東西。
石油、煤炭、天然氣……
這些都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能源。
但是拋開這些基礎能源和資源的概念,能源最重要的一點,是去衡量一個文明的發達程度。
有一個卡爾達肖夫指數,或許並不準確,但卻有一定的道理。
宇宙中的文明,可以根據其掌握的能源量級,分為三個等級。
其中最低階的是一級文明。
而目前的世界,人類文明卻是連一級文明,都算不上的。
一級文明,便是需要掌控能源。
簡單來說,這個掌控是指使用資源的效率。
並不是簡單的指代“使用火”這樣的概念。
在沒有解決能源問題之前,人類目前的文明等級,大約只有0.7級左右。
而一旦解決了能源問題,便意味著人類,將迎來一次顛覆性的能源革命。
人類也將迎來第二個大航海時代。
這個大航海,指的可不是海洋了。
而是頭頂的那片,星辰大海。
同時,基礎學科停滯的現狀,也將隨之發生改變。
倒不是說能源問題的解決,會直接讓一些基礎科學的理論誕生出來。
而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