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的解決,將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也就最佳化人們的時間組成。
最後作用到基礎科學的突破上來。
就像第一次能源革命,人類會使用火。
第二次能源革命,機器開始取代人力。
當能源解放的時候,人類的時間,也將隨之被解放。
所以,基礎科學停滯的兩個原因,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一個。
那就是,時間。
也是系統在每一次任務時,跟陳舟所強調的時間。
陳舟收回思緒,不再多想。
這一刻,他好像明白,系統到底是因何而來了。
這是一開始,從他復讀開始,就無時無刻,都在體現的東西。
抬起頭,陳舟的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純淨的顯示屏上,剛才的系統提示訊息,已經全部消失不見。
原本的任務模板,也重新浮現了出來。
陳舟看了伸手點了一下,退出任務模板。
隨即,陳舟的個人資訊,再次出現在顯示屏上。
陳舟認真且仔細的看了一遍自己的個人資訊。
這些,就是他近些年時間的體現。
包括在原本的工作列上方,多出的“挑戰任務:正在進行中(限時2年)”那一欄。
也是。
看完之後,陳舟未做停留,直接離開了系統空間。
躺在床上的陳舟,緩緩睜開雙眼。
隨即,陳舟抬起手臂,看了一眼時間。
然後翻身下床,回到了書桌前。
……
隨著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癱瘓的訊息,在學術界越傳越廣。
陳舟這兩篇論文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這幾天的學術論壇,無論國內國外,都在討論著這件事。
國外的媒體們,更是以一種“陳舟何不生於我國”的感慨,在報道著這件事。
見證了陳舟這幾年的科研奇蹟後,他們無不感嘆,為什麼這樣的天才,會是一名華國人?
與這些外媒不同的是,原本就極盡猜測,瘋狂暗示的國內媒體們。
此時更是鋪天蓋地的,大肆報道著陳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