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進行的實驗,自然是陳舟畢業課題的實驗。
說起來,陳舟算是被特許了。
一般來說,一個本科大學生的畢業課題,哪有這麼大張旗鼓的?
但陳舟畢竟不是一般人嘛……
實驗進行的很順利,看到反饋的資料後,陳舟的心裡就穩了。
即使沒有透過掃描電鏡觀察分析樣品呢,陳舟也覺得沒啥大問題了。
自己出色的理論推導和計算能力,再一次被實驗驗證了。
這次的所有實驗,陳舟都是全程參與的。
並沒有拿到實驗資料後,就離開實驗室,當甩手掌櫃。
畢竟,想要論文寫的出彩,親身參與,還是沒毛病的。
前前後後,在實驗室待了近五天時間。
陳舟的課題,陳舟的想法,都被落實了。
最後,陳舟帶著一大堆的實驗資料,離開了。
當然,離開前,陳舟為了感謝大家的幫忙,還是出資請客,帶著一幫人出去吃了頓大餐。
只不過,陳舟的這一舉動,又引起了林孝恩等人的一番感慨。
只覺得陳舟這傢伙,實在是有錢!
哪像他們實驗室的科研狗,一言難盡……
實驗驗證階段結束,陳舟的課題,和楊依依一樣,進入了最後的資料處理階段。
兩人對於畢業課題的時間點把握,幾乎一模一樣。
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陳舟更多的時間,是花在傑波夫猜想身上的。
而楊依依則是醉心於自己的物理課題。
脫離實驗室後的資料處理,陳舟也拿出了絕對的精力,以絕對的效率進行著。
最基本電子束流、電子與重金屬靶相互作用的打靶束流、與打靶束流對應的電子電荷量,以及總電壓等等。
這些實驗資料,基本上與理論模擬計算的結果一致。
其後便是天鵝絨的分析與實驗部分。
這是依據不同天鵝絨的形貌,先進行導電處理,再進行真空噴碳處理。
最後透過最佳化後的二極體,在電壓為1MV、陰陽極間距為35mm上,進行的實驗。
對比不同天鵝絨實驗樣品在二極體上的發射實驗及結果來看,不同樣品在同樣的發射條件下,所得到的發射束流的差別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