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哥猜,就只能在旁邊打打醬油,時不時的瞅一眼分佈解構法有沒有動靜。
這和陳舟的本意並不違背。
因為陳舟在尋找和彌補代數幾何的知識。
他的目的,便是希望透過代數幾何的內容,來發展分佈解構法。
從而在側面解開哥猜這一難題的答案。
這段時間的楊依依,主要還是在LIGO那邊。
中途倒是跟著韋斯教授去歐洲那邊做過一次學術交流。
對此,楊依依還特意詢問過陳舟,他的導師有沒有和他提過這件事。
陳舟的回答自然是沒有。
他都已經太長時間,沒和弗裡德曼教授見過面了。
就連郵件溝通交流都沒有。
當然不可能還有學術交流的事。
楊依依聽到陳舟的回答,還是有些奇怪的。
這次的歐洲物理學術交流,主要還是高能物理為主的。
而且還是CERN這個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所負責的。
好像是要對2016年的物理學發現和研究進展做一個總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並不算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學會會議。
弗裡德曼作為高能物理學領域的大牛,是有很大可能會去參加的。
怎麼會提都沒提呢?
對此,陳舟倒也沒多解釋,反正現在的他,也是沉迷於自己的節奏之中,無法自拔。
除了不能去歐洲和楊依依見面之外,陳舟倒是樂得待在宿舍。
反正CERN主持的學術交流,後面肯定是能夠看到相關會議內容的。
而且2016年的物理學只能說是還算平穩。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去年就被發現的引力波。
所以,陳舟雖然在楊依依這知道了歐洲物理學學術交流的事。
但他並沒有主動去找弗裡德曼,詢問這件事的情況。
陳舟相信,弗裡德曼如果有安排的話,肯定會提前通知自己的。
而弗裡德曼自始至終都沒有找過自己,就說明,要麼弗裡德曼帶別人去了,要麼弗裡德曼自己也沒去。
陳舟更偏向於後者。
對於這樣一位老人,而且是沉浸於自己研究的老學者,陳舟覺得他更有可能會待在辦公室裡。
和自己一樣,等著CERN的相關會議內容。
事實也證實了陳舟的猜測,在歐洲的學術交流開始後,楊依依就告訴了陳舟,她沒有看到弗裡德曼教授。
而且在整個歐洲的學術交流時間內,弗裡德曼也是沒有找過陳舟的。
在這次的學術交流結束後,楊依依也就又回到了LIGO。
陳舟曾問過楊依依什麼時候回麻省理工。
但是楊依依自己也不知道,沒有確定的時間。
陳舟只好開玩笑的說,再不回來,下次來麻省理工就是下學期了……
沒錯,隨著冬天越來越冷,時間也在逐漸靠近寒假的日期。
楊依依聽到陳舟的話,只是怔怔的看了陳舟一會,然後笑著說:“那等我回來,我們就一起回家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