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盡全力驗證這篇論文中,所涉及的關於膠球實驗課題的理論內容的創新,以及實驗探測中的新方法和新技術。
克羅斯倒不像弗裡德曼,沉浸於陳舟這篇論文初稿的他,開始了學者所必有的苦行僧模式。
一整宿一整宿的熬著。
終於在元旦後的第二天。
也就是1月3日。
他把陳舟的這篇論文審閱完成了。
對可能存在的問題,也做出了標註,並且附上了自己的看法。
然後,開啟郵箱,整個打包發回給了陳舟。
雖說陳舟發來的論文檔案,並沒有多大。
但是克羅斯發回去的壓縮檔案包,卻一點也不小。
他把自己所查閱的文獻啊,自己的註釋啊,自己的理解啊,自己不懂的地方啊,等等等等,全部詳詳細細的羅列了一遍。
當然,他並沒打算就這麼郵件和陳舟進行溝通交流。
他打算在好好休息一下後,便立即動身前往麻省理工,尋找陳舟。
做完這些的克羅斯,終於倒在床上睡著了。
中年人的身體,熬夜多少還是有些吃不消的。
除了弗裡德曼和克羅斯在仔細研究陳舟論文外,陳舟發在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的初稿論文,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
只不過,和弗裡德曼、克羅斯兩人不同的是,大部分的物理學家,並沒有多麼重視陳舟的這篇論文罷了。
只有極少數的幾位物理學界的大牛,因為陳舟和弗裡德曼的原因,仔細的看了陳舟的論文。
但是因為預印本中,有不少內容的缺失,使得很多理論和技術,顯得有點不知所云。
所以,陳舟的這篇論文,更多的被認為是物理學界“新人”的美好“祝願”。
也因此,即使頂著數學天才名頭的陳舟,也沒有在物理學界,透過一篇論文的預印本,激起很大的水花。
對此,陳舟倒是不在意的。
甚至於在上傳完預印本之後,他都沒有再關注過。
此時的他,正沉浸於數學的世界。
在弗裡德曼和克羅斯仔細研究陳舟論文的時候,陳舟也在認真的研究著數學的難題。
那些被暫時擱置了這麼多天的想法,在膠球實驗課題的研究成果出了之後,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了。
而在再一次的爆肝開始之後,陳舟驚訝的發現,“關於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式的線性表示”這一課題,似乎越來越有趣了。
這個課題,其實就是老阿廷教授在研究伽羅瓦理論時,所提出的。
而對於伽羅瓦理論的研究,大概也沒有人比老阿廷教授,更“執著”了。
早在1923年,老阿廷教授就在數域任意伽羅瓦擴張L/K的研究中,引進了群表示方法,並引進了伽羅瓦擴張L/K關於表示ρ的L函式。
並且老阿廷教授證明了L(S,ρ)的一系列解析性質。
但是他不能發現狄利克雷特徵和狄利克雷L函式的高維模擬。
也不是G的高維表示如何用K的自身特性去體現。
有趣的是,就在同一時間的1927年,和老阿廷教授在同一個學校工作的哈肯教授,研究了模形式的L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