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的同時,妻子就這樣站著弗裡德曼的背後,和他一起看起了陳舟發來的這篇論文初稿。
時間漸漸來到了午夜。
弗裡德曼身邊的筆記本上,已經被他填上了更多的內容。
而他的妻子,也搬了個凳子,過來幫他一起整理這份論文裡的內容。
兩個人,都被這篇論文的研究成果給震驚了。
雖然弗裡德曼的妻子,並不是粒子物理學的大牛。
但是從丈夫的認真態度,以及那筆記本上堆疊的公式和驗算。
她就已經知道了這篇論文的重要性。
更加令她驚訝的是,弗裡德曼告訴她,這篇論文是出自他剛帶的研究生之手。
她不知道什麼樣的研究生,能夠寫出這樣一篇論文?
“不僅把粒子探測器的優點給結合了,還完善了粒子探測的方式方法……”
“如果他按照這樣的模式,去尋找其它的未知粒子,亦或者物理學家們心心念唸的新物理,那會不會就被他找到了?”
弗裡德曼妻子的腦海中,沒來由的便冒出了這兩句,令人無比震驚的話。
到了晚上一點多,弗裡德曼微微轉頭,關切的讓自己的妻子先去睡覺,他馬上就來。
因為他發現,即使他熬夜,也無法完成這篇論文的驗證,或者說是審閱。
他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初步完成這篇論文的審稿。
所以,去他的SLAC吧。
等自己驗證完這篇論文裡的內容,那下一次的實驗計劃,就不是發現點什麼才行了。
那必然會是發現膠球的歷史性時刻!
弗裡德曼也感到一絲慶幸,慶幸自己選擇了陳舟,也慶幸自己遇到了陳舟。
和弗裡德曼相同,但又不同的是克羅斯。
本以為是陳舟要自己幫忙的克羅斯,卻沒想到變成了審閱陳舟的研究成果。
偏偏陳舟這篇論文的研究成果,又這麼的震撼人。
如果以這篇論文為指導,最終尋找到了膠球的話。
那陳舟的這篇論文,就是準諾貝爾獎級別的論文!
當然,就算不看這僅存在於理論中的輝煌榮譽,只說眼前的這篇論文。
也是令克羅斯十分無奈,且十分失落的。
本來想著弗裡德曼把陳舟和自己繫結在一塊,是在給自己一個施展拳腳的機會。
卻沒想到,自己除了偶爾的郵件交流,啥都沒幹,對方自個就把研究成果搞出來了。
這也就說明,陳舟是完全不需要自己呀……
現在研究論文出來了,自己也錯過了SLAC那邊的研究工作……
克羅斯的心裡,頗有些五味雜陳。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想再多也沒有用了。
現在的事實擺在眼前,他只能抓住最後的尾巴,幫陳舟校正論文中可能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