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室出來,陳舟徑直往圖書館而去。
楊依依還在圖書館等他。
代數討論課是晚上6點半開始的,這會也才9點鐘,離圖書館閉館還有點時間。
陳舟正好去圖書館,再理一理思緒。
不得不說的是,燕大的圖書館在此時依舊人滿為患。
陳舟循著往日的路線,靈巧的穿梭於自習區。
不多時,便看到了正低頭看書的楊依依。
楊依依身旁還有個空座位,上面擺著一些書本。
有一本開啟著,裡面還夾著一支筆。
走到楊依依身邊,陳舟沒打擾他,而是伸頭看了一眼。
楊依依正在翻閱著她的那個力學課題的相關文獻。
陳舟很奇怪的是,他沒有見過楊依依拿出實驗資料處理過。
一般來說,力學研究方法遵循認識論的基本法則,也就是從實踐到理論,再回歸到實踐。
和純數學的研究不同,物理學的研究,通常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
透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以及定量觀測的結果,提煉出量與量之間的定性的關係。
或者是,為特定的理論去設計科學的實驗,根據對實驗結果的分析,來驗證和完善理論。
當然,也有不透過平常的實驗,來研究物理理論的。
那就是理論物理學。
理論物理學常用的實驗方法是理想實驗,通俗點說,就是在腦子裡做實驗,也被稱為思想實驗。
這方面的傑出大師,便是愛因斯坦。
可能楊依依他們的課題也是理論物理學的範疇吧?
這樣想著的陳舟,並不打算多問,他相信楊依依的能力與判斷。
就如同楊依依不會干涉他的課題一般,在楊依依詢問他的意見之前,他同樣也不會主動干涉楊依依課題。
又看了一眼正專注研究文獻的楊依依,陳舟輕輕拉開身旁的椅子,坐了下去。
就在陳舟準備一下桌子上的書本時,就聽到楊依依的聲音:“不好意思,這裡有人坐了,他上廁所去了。”
陳舟手中動作一滯,看了一眼楊依依,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這些書本,瞬間明白過來。
原來這些書本,是楊依依為了佔位子,而故意這麼放的。
見身旁的人沒有動彈,楊依依微微偏頭,剛準備再說一遍,就看到陳舟正一臉笑容的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