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康力幹什麼?他們的技術又不是很先進。”
劉春來搖頭。
在香江建廠?
劉春來不覺得有多大意義。
康力的產能不是很大,每年產量僅有五十多萬臺。
五十多萬臺,還不是組裝生產線的產能。
香江的生產成本遠比大陸高很多。
出口,直接從大陸出口就好。
還有出口創匯補貼呢。
香江那邊,可沒有這些。
“鄭天佑現在什麼情況了?”
想著之前鄭天佑失去了一切。
劉春來怕他又賭。
“沒有再去賭博了,現在工作都非常努力,已經開始的非洲業務開拓進展很順利,有了不小的成績……非洲人很喜歡咱們新開發出來的布料……”
“有進展了?”
劉春來有些意外。
柯爾特說進展順利,那就說明那邊的業務規模已經做起來了。
至少,銷量上來了。
對於非洲人的喜好,劉春來還是很瞭解的。
大多數非洲人都喜歡裹著花花綠綠的布。
是不是衣服,倒不是那麼重要。
臨江紡織廠專門為此開發了新布料。
樣品送出去了。
訂單還沒回來。
“我回來,也是為了這個……”
柯爾特把非洲那邊的市場情況做了介紹。
第一批的訂單,只有三百多萬美元。
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讓他繼續負責那邊的業務,先不要給他太大權力。”
劉春來再一次交代柯爾特。
柯爾特點頭。
一旦鄭天佑繼續賭博,會對劉春來的服裝出口產業造成很大影響。
“另外,在香江幫我招聘一批管理人員,最好是基礎很好,有一定經驗,但是卻沒有定型,成長性很高的。為後面開拓國際業務做準備……”
劉春來說道。
國內人才還是緊缺。
蘇聯提供了一批生產廠裡的技術人員跟管理人員。
可他們的管理人員對市場經濟並不熟悉.
要想在競爭慘烈的市場上競爭,人員不解決,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