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描淡寫中,袁教授就把耗費了一年、甚至更多時間的技術交給了林風,說不敢動那是假的。
華夏正因為有無數科學家的默默奉獻,才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背後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而他們又要求了什麼回報?
可能他們最大的要求就是,即便是早就該退休了,也始終要求堅守在科研陣地的最前線,春蠶到死絲方盡吧。
“袁教授,有空的話,我想請您到我的實驗室指導一下工作,請您務必最近抽出時間。”
所以林風覺得,要為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拿200億的生命之泉給他泡泡澡,改善一下他的身體狀況。
“好,我一定來。”
…………
順利得到高產油麥菜的培育技術,林風馬不停蹄地準備建設種子基地。
選址是個大問題,林風算了一下,如果培育出足夠全國使用的種子,把所有沙灘都利用起來都可能不夠。
於是和袁教授商量之後,決定直接把種子基地建到海上。
水上種植油麥菜沒有太大難度,就像網箱養魚差不多,所以他決定還是把位置選在南海。這裡氣候溫和,四季溫度都適合油麥菜的生長,而且少自然災害。
具體位置就在西砂,這裡有大片島礁,風浪也比較小。而且要管理1萬平方公里的油麥菜種子基地,需要3萬人,所以有大量的島嶼才能提供足夠的住宿。
當然規模不是一次性就做這麼大,而且林風打算,種子基地不可能就只建立一個,萬一遭遇了不可抗的自然災害就麻煩了。
所以東砂、南砂和太平中間的小島基地,都要分別建幾個,這樣才能分擔風險。
他的原則是,寧可種子多出來扔掉,也堅決不能缺種子。
這是一個很費錢的工程,四處種子基地同時動工,光是海上浮漂就花了他好多億,還有各種網箱、船隻更是以數十億計,動用的人工超過10萬之數。
高產油麥菜種子成熟週期大概在60天,當第一批種子成功收取時,時間已經到了炎熱的6月。
這兩個多月裡,林風一點也沒有閒著,除了協調一下種子基地的建設外,他把所有時間都投放到了新農村改造方案上。
元首派了一個大型的專家小組來到林家古城,成天跟他商討各種細節問題,預測各種未知的變數,足見元首大人對此事的格外看重。
經過長達兩個月的商議、爭論,一副嶄新的農村規劃圖逐漸有了雛形,它不僅是在土地、房屋、道路和公用設施上的徹底改變,更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展現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型農村。
“接下來就是動真格的時候了,”林風對司馬莉莉說到,“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接下來你就好好休息,別再這麼累了,全球定位系統沒進展你也彆著急,等我把手裡的事情忙完了,再來想辦法。”
司馬莉莉乖巧地點頭,最近她的肚子越來越明顯,不宜太過勞累。所以乾脆就把一直沒什麼進展的全球定位系統放下,組織力量開發出一種新型材料。
這種材料造假低廉,但和鋼鐵一樣結實,而且隔熱、隔音效能非常好,質地很輕,防腐防潮,是用來建設房屋的理想材料。
改造新農村只是林風計劃中的一步,房地產才是他的最終目的,而這種材料,正是以高科技進軍房地產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