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試點就選在林家村旁的白雲村,這裡民風稍微淳樸,再加上林風對周邊的影響,思想工作好做一些。
幾乎沒費什麼事,絕大部分人就同意了參與改造,不過這個改造工程是林風科技和政府聯合投資,所以作為林風科技的實際掌門人,林風還是被邀請參與了說明會。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明的,和專家組討論了兩個月,早就已經制定出了成熟的方案,都白紙黑字地寫在合同上。
但是老百姓不是商人,有時候合同在他們眼裡,還不如他們相信的人一句話頂用。
林家村這兩年多的變化,白雲村的村民都看在眼裡,一個小村子三十幾戶人,住在那麼大的古城裡,復古式的木樓,家裡都是名貴的實木傢俱,各種家電齊全,村裡還有各種公用設施,比城裡的小區規劃得還要好。
不但沒要村民出一分錢,家家戶戶的星空蠶都是免費發的,光這少說就是幾十萬啊。
要說白雲村的人不羨慕,那肯定是騙人的,好多人就覺得不過隔了兩三里路,距離一下子就被拉開了。
以前林家村的小夥子想找個物件都難,現在說媒的都擦亮了眼睛。也是林家村單身的青年不多,否則估計連城門都要擠破了。
就連賴皮豬這種下三濫坐牢的貨色,都有人打聽他什麼時候刑滿釋放呢。
現在終於輪到白雲村了,一聽這事是由林風牽頭,其實大家心裡也早就同意了,一些沒簽合同的,也不過是想等林風親自來說句話,做個口頭承諾。
白雲村也是一個小村子,下轄7個生產小組,一共223戶人家,總計1020人,人均耕地1.5畝,山林15畝,這在人口眾多的巴蜀算是中等水平。
村裡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幼,年輕力壯的基本上都去塔克拉瑪干採摘鐵桃,或者去那邊養殖星空蠶了。
這次事情通知得早,大部分人都趕了回來。
所以這天將近800人齊聚在村委會外面的空地上,熙熙攘攘地等著林風開會。
林風記得小時候參加過村裡的會議,那真的是沒組織沒紀律,通常村長講一句,大家就要講十句,話題很快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還有人說著說著就開始吵起來,甚至罵街的都有。
可是今天的會場很安靜,因為在場一半的人都要把林風叫老闆,他們家裡養著星空蠶,還要在林風名下的公司拿一份高額工資,自然對他很尊敬。
“我想具體的方案,大家都已經聽村長解釋過了,”林風對著話筒說到,“我也不打算在解釋一次,有疑問的現在可以提出來,我來給大家解答。”
“我來問,”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首先站了起來,“我就想問問,改造之後會不會收了我們的土地?”
“不會,”林風就知道大家最關心這個問題,“但村上會把所有土地整合起來,然後再統一重新分配,你們家原來是多少土地,以後還是多少土地。”
“那我們的房子呢?聽說所有房子都要拆掉,我家去年才蓋的新樓,花了二十多萬呢!”
“房屋肯定要全部拆掉,然後每家每戶都會統一分配新房,至於賠償問題,我想村長已經給你們講過了國家的賠償政策。”
“賠個什麼房子啊,我們家可是兩層的小洋樓。”
“想知道房子是什麼樣子很簡單,馬上造給你們看。”
說著就有幾輛卡車開了過來,拉著滿車的材料和十幾個建築工人,就在旁邊的一塊空地上,開始把輕盈的板材和各種構建,像搭積木似的拼裝在一起,不出半個小時,一棟兩層的小樓就已經有了雛形。
村民們好奇地圍觀著,對這種造房子的技術嘖嘖稱奇。
也有人覺得這麼輕的材料肯定不結實,也不隔熱,夏天住在裡面豈不是要熱死?
對此林風笑而不語,直到所有工序都完成了,這才領著大家進去參觀。
兩層小樓,上下各四間,旁邊還有三間偏房,是廚房倉庫和豬舍,外帶一個50平方的小院子,四周都有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