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份兒上,程遐不能再言,只好訕訕退出。可他心裡非常清楚,如果不除掉石虎,他與太子等以後皆死無葬身之地。
程遐找到了另一名大臣徐光,讓徐光去勸石勒。
徐光很實在,也勸石勒:中山王石虎絕對沒有商朝的伊尹和漢朝的霍光的忠心,如若不除掉石虎加強太子的力量,等大王百年後,肯定會禍起蕭牆的。
石勒左思右想,還是下不了殺侄子的決心。糾結之下,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處理辦法:
一是為太子正常繼位做了準備,開始讓太子石弘處理日常朝政,中常侍嚴震予以協助,只有涉及軍事征伐以及刑斬大臣等大事,才呈報石勒批准。
二是將石虎遷出帝國的核心區。
當時,石虎奉命鎮守後趙的軍事重鎮鄴城,石勒接受程遐建議,在鄴城修建鄴宮,遷出石虎的家屬,而改讓太子石弘鎮守。
為保證安全,給太子配備了一萬餘名禁軍。同時,任命石勒起家時的另一鐵哥們王陽,統領後趙政權管轄的其他少數民族,輔佐太子。
石虎雖是個粗人,可也察覺到了其中的用意,失落的同時,對程遐恨的四環素牙咬缺好幾個,圖謀報復。文化屌絲報復人的手段,也是那麼的與眾不同。
他派人深夜秘密潛入程遐家中,將程遐的老婆和女兒給輪jia
了。
對石虎這種鳥人的道德問題,實在不想再說什麼。
石勒遵循大臣的建議,旨在鍛鍊太子,讓其積累治國的經驗,提前做好接班準備,一切也沿著正常軌道發展,後趙政權似乎迎來了平穩過渡的曙光。
第二節 爆發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太子掌管朝政不到一年,根基尚未穩固時,石勒已病入膏肓。
公元333年(後趙建平4年,東晉咸和8年)6月,石勒已臥床不起。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石勒,召見大臣入宮,一是幫助料理朝政,二是繼續為太子正常繼位做鋪墊。
此時,石勒還對石虎抱有一絲幻想。獲准入宮侍侯的只有三人:太子石弘、中常侍嚴震,和,中山王石虎。
惡虎一旦脫離牢籠,百獸莫不震惶。太子乳臭未乾,嚴震不過是個生活秘書,一旦入宮,石虎就霸氣的掌管了一切。
隨即一道詔命自宮中傳出:所有皇親國戚、重臣官佐,沒有中山王的准許,一律不準進宮。詔令是以石勒名義發的,實際是誰炮製的,不言而喻。
333年7月,本身就已病入膏肓的石勒,在石虎的刻意關照下,已進入彌留前的最後一刻,石虎這才向親屬及大臣們下達了皇帝病危通知書。
晉之所以亡國,就是司馬氏兄弟們自相殘殺導致的,你們一定好好團結,不能重蹈覆轍。這是石勒召見太子石弘及另外幾個兒子時,立下的家訓。
對侄子石虎,石勒掙扎著發出語重心長之言:希望中山王,多想想周公和霍光的事,所作所為,將來別給他人留下口實。
忠心輔佐年僅7歲的漢昭帝治國的霍光,石虎大概是知道的,漢代的執政大佬,比石勒不過大400來歲,周公是誰?是會解夢那個嗎?
周公不僅會解夢,還是個聖人。一提聖人,中國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孔子,殊不知,歷史上有個人,“聖”的程度曾一直與孔聖人並駕齊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人姓姬,名旦,合稱姬旦。可能是名字連讀不大好聽,後世多稱其為周公旦、叔旦。叔旦,是周成王姬誦的叔叔、周武王姬發的弟弟。老爸姬發死後,姥爺姜子牙也早已仙去,姬誦年幼,由叔叔姬旦攝政當國。姬旦毫無二心,平三監之亂、大行封建、營建成周,這都是他的功績。另外,他還幹了一件事兒,才令孔老二後來也成了聖人。
制禮作樂。制禮作樂,是指周公旦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主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譬如,嫡長子繼承製,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庶子們分封為諸侯卿大夫,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中央、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加強中央政權的統治,這就是著名的禮樂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有秩序的社會,影響了後世幾千年,才使老孔也成了聖人。
從以上可以看出,其實,周公旦才是儒學的奠基人。孔子對其極其尊崇,世人皆知周公解夢,殊不知孔子就以夢見周公為盛事,“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孟子首稱周公為“古聖人”,將其與孔子並稱。漢代的劉歆、王莽將《周官》改名為《周禮》,認為是周公所作,將周公的地位凌駕於孔子之上。直到唐朝出了個皇帝,下令取消周公文廟供奉的資格,改以孔子為主,老孔這才翻身成了聖人中的NO1。
唐朝的這個逗逼皇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老李為何要尊孔抑周?連孔子都認為周公比自己強,猶如齊達內尊敬普拉蒂尼,老李為何要迫不及待的把姬旦摔在地上還要踏上一腳?
說是迫不及待,其實,更是氣急敗壞。李隆基透過政變上臺,在任換了26個宰相,這說明什麼?說明其獨掌權力慾望之強烈。他,是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時把持朝政這種具有示範意義的事情發生的,哪怕周公在周成王成年後將朝政還給了成王,親自踐行了自己制定的禮樂制度。
另外,老李把如花似玉的兒媳婦楊肥肥,從兒子手中搶到自己懷裡,不知是不是故意在周公的禮樂制度上扒了把灰。
最後,還是韓愈說了句公道話,歷代儒家道統聖人為:堯、舜、禹、湯、文、武、周、孔、孟。唐朝國祚中斷於“武周”,國運衰於玄宗,是巧合?還是天意?細思極恐不?
周公、霍光,都是忠心輔佐幼主的楷模,石勒這位漢化程度甚深的羯族皇帝,仍然希望能用漢人的春秋大義和骨肉親情來打動石虎。
囑託完後事,一代梟雄、奴隸皇帝石勒去世,年59歲。石勒一去世,惡虎立即躍出了牢籠。
殺,我要殺盡擋我路的所有人。石勒實在是低估了文化屌絲石虎的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