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發電機不同。
一塊磁鐵便已然有了先決的條件。
當然這裡說的磁鐵並不是天然的磁石,那東西太弱,這裡說的磁鐵指的是人造磁石,也稱強磁鐵。
而製造強磁鐵就更簡單了。
樹漆包裹銅線,或者直接用橡膠包裹銅線繞著一塊鋼鐵利用右手螺旋定律纏繞,提前去山上找個高處。
用木棍或者腳手架高高架起,只要牢靠不倒,人都不用再現場,等個下雨打雷天,引天雷而下擊中被架在高處的鐵塊。
這便得到了一塊強磁鐵。
而且一次還能量產。
一個旋轉的轉子,兩塊磁鐵,用木料拼接,最簡單的發電機就製作好了。
而驅動轉子的動能可以是水流,可以是風力,總之發電機是弄好了。
但然後呢?
這便是張啟在這個專案上所遇到的難點所在。
電好弄,但是電壓怎麼控制?
怎麼儲存?
以及電能做些什麼?
張啟現在就是手握寶藏而無法利用的絕佳體現,但凡多讀幾天書也不至於現在除了能想到【電椅】以外其他任何想法都想不出來的地步。
所以他乾脆不想了,將自己的經驗以及電可能利用在某處的想法記下然後交給了騎砍世界的學者。
專業的事情專業人做。
他,只負責提出要求。
當然,這其中跟電的誕生過早也是有關係的,光是有電不行,還需要電線之類的基礎製造業。
研究發電機用的銅線前期小打小鬧還沒有什麼問題,但一旦要將電力進行使用,那所需要的基礎行業就太多了。
而目前這個時代,這些行業如果成立的話那便只能負責於一個專案,這有些太雞肋了。
慢慢來吧,還是那句話,給子孫後代積攢經驗也是可行的。
船隻上,張啟對自己當初將騎砍世界定性為科研基地的舉動,再次自豪。
這可比打打殺殺好用太多了。
遼河。
一艘比三桅帆船還要大上些許的船隻航行著。
這是遼寧船塢今年最新生產改進的船隻,第一艘送了張啟,以做君王座駕。
船體結構依舊與尋常的三桅帆船類似,只不過在兩側船體的吃水線上施加了新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