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鮮卑,哦不,現在是常春跟遼寧。
張啟用了十來天的功夫,將兩地巡視了一遍。
總的來說,兩地的發展蒸蒸日上。
無論是主管糧食生產,資源產出的常春(鮮卑),還是主管基建,甲冑生產,工坊設施的遼寧(烏桓)。
兩地的經濟,治安,產出都在張啟所做規劃中的預期之內。
所能產出的物品也在一步步的加強張啟麾下的軍事實力。
在他離開常春的時候。
烏桓的新興建築,罐頭生產基地已經開始動工了,為今後要打的仗做著準備。
有了橡膠生產的密封圈,瓷罐,琉璃罐的密封性已然得到了保障。
屆時高鹽或者高糖的肉食罐頭與水果罐頭能讓前線計程車卒們保持良好的作戰心態。
增加可持續作戰的能力。
而在騎砍世界中,三項研究科目在張啟的主持下開展了。
關於火藥的研究已然開始。
不過張啟定下了安全優先的條例,所以火藥研究的進度目前並不快,目前還只是粗略的將硫磺木炭硝石粉末三種摻雜在一起。
燒是能燒,只不過只冒黑煙不見火光。
在這上面張啟投入的人力不大,約莫十來個人的團隊,火藥是把雙刃劍,所以他此刻還不著急。
而另一項科目張啟投入的人力才是多的。
整整八百人的團隊,加上騎砍世界所有物力得支援。
而被進行研究的,便是蒸汽機技術。
又是一個需要漫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果的研究。
張啟已經做好了在外界兩三年後才能見到它問世的那一天。
即便最終也無法制造出來,那留下足夠的經驗供後世學習也是可取的。
而最後一項投入的人數也不多,百來號人,負責的專案是電。
相比起蒸汽科技。
電的入門反而是簡單的。
就以張啟高中物理的粗淺知識,他也知道電磁感應現象。
而這就是發電機的入門基礎。
別看蒸汽機比發電機早問世了不知道多少年,但說句實在的,發電機的製造確確實實要比蒸汽機簡單,特別是在只有基礎金屬技術的年代。
要不是劉珀倫從南美帶回來了橡膠樹的樹種,光是一條密閉性就足矣讓蒸汽機腹死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