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貴妃只在建王府稍坐片刻便走了,儀杖再度浩浩蕩蕩回宮,待一回到梓晨宮桂枝姑姑便屏退左右。嵐貴妃終於支撐不住,腳下踉蹌不穩,竟然已是紅了眼眶。
“怎麼會這樣,她竟然、竟然成了宏兒府裡的姨娘。”
桂枝姑姑默默上前將人扶到榻上坐下,也是嘆道:“都是命啊,不想當年親自送走的孩子又回到了咱們眼皮子底下,娘娘,這……”
桂枝姑姑是想問如今該怎麼安置祝柔芸,嵐貴妃卻是已經聽不下去了,一把握住桂枝姑姑手,力氣大的驚人。
“你說得對,這就是命。當年我怕自己後悔連她被送去哪裡都不敢問,過去了這麼多年,她竟然自己出現了。這是老天待我不薄,讓我好生補償自己的女兒!”
話落,她的眼淚終於落了下來,眼神中滿是怨恨,恨聲道:“若不是當年皇后害死我的隆兒,我又何至於要連自己的親身骨肉都要送走。”
元和帝與嵐貴妃是少時夫妻,登基前便有了長子季威隆。當年還是皇子的元和帝並不出眾,在上頭三位皇兄的奪嫡之爭中根本排不上號。卻不想到頭來爭得頭破血流的三位皇子一死一殘,最後的那個逼宮兵敗貶為庶人,這才讓元和帝撿了天大的便宜。
奈何倉促上位的元和帝根基不穩,先帝為替元和帝拉攏佟家,親自指婚佟氏為皇后。嵐貴妃這個原本該名正言順為後的正妃只得屈居貴妃之位,連帶著季威隆這個皇長子也成了皇庶子。
待到季承煜這個皇嫡子出生,便出現了嫡子非長子的尷尬局面。元和帝對嵐貴妃心中有愧,有心補償在長子身上,久而久之,“皇上欲立大皇子為儲君的謠言便傳的沸沸揚揚。
嵐貴妃與皇后之位無緣,自然是滿心不甘,便盯著太子之位不放。私下裡聯絡了一些朝臣為季威隆上諫,佟家更不會坐以待斃,一時間群臣激憤,百官各持己見,朝堂亂作一團。
前朝朝臣們鬧騰,後宮裡的嵐貴妃和皇后也在暗地裡較著勁,擾的元和帝不勝其煩,倒是讓如美人鑽了空子得寵了一陣子。
然而就在局勢膠著之際,季威隆卻意外落水溺斃了。雖然無論如何都找不出破綻來,但嵐貴妃死都不信這真的只是個意外,她咬定此事與皇后脫不了干係。
怕衝撞了立儲大典,大皇子的喪事並未大張旗鼓,甚至元和帝都沒有去送最後一程。嵐貴妃如同被枉死的厲鬼附身,滿心都是復仇。
嵐貴妃當年意外早產,生產時吃盡了苦頭險些一屍兩命。雖說最終母子平安,身子卻收了折騰不宜再有孕。但她不死心的試盡了各種方子,再加上元和帝寵愛,竟真的再度有了身孕,嵐貴妃發誓要把失去的太子之位搶回來。
雖然死了一位皇子,但那一年宮裡卻是喜事連連,如美人和皇后也接連有了身孕。已故的大皇子很快被眾人遺忘,但嵐貴妃從不曾忘。
嵐貴妃不敢大意,這一胎是她全部的希望,但臨盆前她找了幾個太醫診脈都說看不出男女。她心中不安,悄悄讓桂枝姑姑做了兩手準備,不想她竟真的生了個公主。
雖說是自己十月懷胎身上掉下來的肉,但嵐貴妃已經被自己逼上了絕路,一狠心來了一出狸貓換太子,而祝柔芸就是那個被換掉的真公主。
這些年嵐貴妃時常會想起自己那個只有一面之緣的女兒,心中總是酸澀悔恨卻無處訴說。如今再見,她只覺得這是老天開眼,將女兒又送回了自己身邊。
桂枝姑姑見她這般神色,原本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頓了頓又道:“要不要老奴去查查……她是怎麼進的建王府?”
此事太過巧合,桂枝姑姑的本意是謹慎為上。嵐貴妃卻是會錯了意,含淚應道:“對對,是該去打探打探,也不知她當年寄養的人家如何,這些年又是怎麼過來的?”
桂枝姑姑知道嵐貴妃此時已被失而復得的喜悅衝昏了頭,嘆了口氣也不再多言。
當真是個多事之秋,安王的大婚將近,京城上下茶餘飯後都會提及兩句,無外乎是說這場賜婚門不當戶不對。
實在是安王此人行事乖張又風鎏不羈的聲名遠播,才讓眾人對安王妃之位到底花落誰家一直頗為好奇。
明珠郡主顧月瑤、左丞相之女左錦雲和藍家小姐藍媛馨原都是熱門人選。卻不想半路殺出個名不見經傳的白嫣然,讓眾人對這位準安王妃越發好奇起來。
前是仗勢欺人一言不合就掌摑藍家小姐的傳言,後又有水性楊花悔婚青梅竹馬錶哥轉而攀上安王的謠言,眾人不管其中幾分真假,都聽得津津有味。
流言甚囂其上,最後竟傳到了宮裡佟氏的耳朵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