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燕公子 > 第十八章 邯鄲(二)

第十八章 邯鄲(二) (第1/2頁)

趙國的都城邯鄲,因東城外的邯鄲山而命名。

《漢書》記載:“邯鄲南據大河(古黃河),北有燕、代,西為太行,東接齊國。楚雖勝秦,必不敢制趙,若不勝秦,必重趙,趙承秦、楚之弊,可以得志於天下。”

由此可見,邯鄲地理位置之重要。

上古時期人類始祖女媧,就在邯鄲山脈的古中皇山(媧皇宮)摶土造人、煉石補天。

因此邯鄲之地,可謂是華夏一族的發源地。

邯鄲城邑,肇起於殷商。商代建都於邢(邢臺),遷都於殷(今安陽)的數百年間,邯鄲為畿輔之地。

邯鄲城命名以來,在姬康的前世依舊叫邯鄲。數千年來,邯鄲城名從未改變。

韓、趙、魏正式三家分晉,周威烈王始命趙烈侯趙籍為侯。趙國的都城起先並不在邯鄲,而是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市);

趙獻侯元年(公元前四百二十三年),趙國由都城晉陽遷至河南中牟(今河南鶴壁一帶)。

趙敬侯元年(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趙國將都城從中牟遷到邯鄲。至此,趙國都城再無變化。

就在秦軍攻打武安城之際,遼城君姬康,下令加大對趙國的增援力度。

命令魯仲連和蘇代兩人,暫時駐留邯鄲,讓趙國準備好,接收遼地的第二批增援的糧食,武器裝備等物資。

十一月十六日,秦軍主帥王陵帶來秦軍主力,兵臨邯鄲城下。

秦國近三十萬大軍,將邯鄲城團團圍住,準備攻打邯鄲城。

姬康的舅舅趙王丹,此刻平原君趙勝、廉頗與樂乘三人的陪同下,來到邯鄲城頭,向外眺望秦軍的大營。

看著城外,戒備森嚴,連綿無盡的秦軍大營,趙王丹久久沒有說話。

許久後,趙王對身旁的老將廉頗道:“廉頗將軍,寡人就把這邯鄲城交給你了。城內所有人等,將軍你都可以調遣,包括寡人在內。”

廉頗抱拳躬身,對趙王丹道:“請我王放心,某將必不會讓秦軍攻入到邯鄲城內,一兵一卒也不會的。”

隨後,趙王看向了平原君趙勝,問道:“我派往魏國和楚國的使者,可有訊息回報?”

趙勝對趙丹回答道:“王上,前往楚國的使者前段時間來訊,言楚王接見了他,說要與眾臣商量後,再行定奪。”

“而前往魏國的使者今日剛回報,言魏王願遵照盟約,派兵前來救援我魏國,現在正在召集國內軍隊。”

“王上,另臣之妻,已給魏王魏圉與信陵君兩人,去信讓其派兵援助我趙國。臣估計不日魏國援兵將至。”

平原君趙勝的夫人趙魏氏,乃魏王的妹妹,信陵君魏無忌的姐姐。

故此,趙勝才有對眾人這麼一說。

趙丹又接著問道:“魯仲連與蘇代兩位先生,還在我邯鄲麼?”

平原君趙勝,則笑著對趙王道:“大王,是的。魯仲連和蘇代兩位先生,至今還留在邯鄲。另在前兩日,遼城君還趕在秦軍到來之前,又命人送來了第二批的糧食、軍資支援。”

“這第二批的援助,規模是第一批的三倍。總計給我趙軍盔甲三萬餘幅,箭矢三十餘萬隻,長戈、弓弩等武器也有三萬多。”

“王上,最主要的還是糧食,按遼地度量衡,為三千餘萬斤,足夠我四十萬大軍三月所食。如此,加上我邯鄲城原有糧食儲備,足夠我邯鄲軍民就食七、八個月了。”

趙王與廉頗、樂乘三人聞此,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趙丹對三人感慨地道:“危難之際方見真情呀!家姊與我這個外甥,乃至平原君之妻,不虧為我趙國親戚之人呀!”

趙勝、廉頗、樂乘三人,都點了點頭。

就在趙王與眾人探看秦軍大營的同時,秦軍主帥王陵,也帶著王翦等眾多秦軍將領,在邯鄲城外,察看邯鄲城上趙軍的守衛情況。

主帥王陵以及秦軍的眾多將士,看著眼前高大雄偉的邯鄲城牆,每個人都面色沉重。

王陵指著邯鄲城牆,對身後的秦軍眾將領道:“各位將軍,這個邯鄲城好生雄偉呀!”

副將蒙驁聽罷王陵的話後,點了點頭,對王陵道:“將軍,我等隨武安君征戰多年,攻破的城池不下百餘座。但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之偉城,就是楚國的郢都都比不上呀!”

秦將蒙驁,這次被秦王嬴稷任命為王陵的副將。在十月份率十萬秦軍,來增援東路的秦軍主力,並參與了攻打武安城的戰鬥。

這個時候的蒙驁,還沒有姬康前世那般赫赫有名。

在秦軍的眾多將領中,也只能算是優秀。

王陵聽罷蒙驁的話後,點了點頭,隨即對秦軍眾將領道:“命我軍,儘速打造攻城雲梯,以及最新攻城器具——攻城塔。三日後,我軍要對邯鄲城發起總攻,務必一舉拿下邯鄲。”

秦軍眾將領,齊聲道:“諾。”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